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关于开设《科技知识论》课程的初步设想与公开备课

已有 2633 次阅读 2020-9-15 17:33 |个人分类:简介及学术方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 技术, 知识

吕乃基

因某种机缘,笔者可能于明年上半年在某院校开设《科技知识论》,目前看来,成为现实的可能小于30%。虽然如此,笔者仍将做好充分准备。

其一,虽然2010至2012年间曾在东南大学向博士生上过三遍且颇受欢迎,8年过去,新成果新思想如雨后春笋。此时开课,几近于“开新课”,其难度可想而知。

其二,用一个主题审核、深化和串起过往的成果,使之上升到新的高度并系统化。

其三,更重要的是,虽然今后单一主题的讲座还会有,但《科技知识论》可能是笔者完整开设的最后一门课程,自当尽力而为。

为此,笔者打算借科学网这块宝地公开备课,引网友拍砖,与网友交流。不敢说对科学网的影响,只为自己上好最后一门课。

以下是两份初步设想,一份偏哲学,一份偏科技。敬请各位大咖不吝指教。

 

“科技知识论”课程基本思路和框架(偏科技)

基本思路

本课程以科技哲学的视角,主要考察科学技术知识,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知识社会的需要。

从知识的视角来理解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及其规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内部各分支间的关系、科技知识的演化等,着重探讨技术知识的特点、技术在世界3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科技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从而促进科技与社会在中国的良性互动作用。此外,由上述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助于从新的角度理解若干当代热点问题,如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

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首先,由科学史为主线梳理知识的历程。远古时期,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人类知识处于混沌状态。近代以降,科学知识和作为知识物化的工业产品等普适性知识穿越各种文明的屏障,在全世界传播。20世纪下半叶以来,复杂性科学兴起,高技术满足个性化和高情感需求,新的隐性和地方性知识正在形成之中。知识的历程由远古的混沌,经过近现代的有序,走向后现代的混沌。

其次,由历史的东西建构逻辑的东西。知识体系具有“阶梯”的结构,与量子阶梯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应于量子阶梯是科学知识的阶梯,再向上延伸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和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阶梯。量子阶梯上的物质彼此间具有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科学知识,以及人类的知识同样具有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物质沿量子阶梯由下而上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知识阶梯同样。低层知识严密、客观,相应于近现代的普适性知识;高层知识则显示出松散性、实践性和主观性,以及全息性,相应于后现代的隐性和地方性知识。

第三,技术知识。技术知识是人类知识中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部分,有学者将技术知识的物化归入“世界4”。技术既是知识的集成、凝聚和“黑箱化”,以此使知识得以传播和共享,又以特定方式参与知识世界的构建,影响其发展方向,同时也造成在技术平台之外知识的遮蔽与封闭。工程知识,特别是工程中的规则,是技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案例分析

第五,知识的传播与创新

 

课程分为概论、结束语和五大部分。每次约2小时(含提问),共计10次。

概论。走进知识世界的意义和途经(0.5次)

一、 知识:历史与逻辑(1.5次)

1.  知识的历程(科学技术史 中医药知识)

2.  知识的结构(知识阶梯 上下向因果关系)

3.  知识象限

二、 技术知识(2次)

1.  科技黑箱及其演变(科学技术史 中医药知识)

2.  技术哲学一体两翼(V形曲线)

3.  产业哲学(微笑曲线)

4.  工程哲学(工程树)

5.  平台 知识风云际会之处

6.  技术理性及其演变

三、 知识的权力(2次)

1.  编码知识的权力(科学家的“原善”)

2.  程序性知识的权力(区块链、人工智能)

3.  大数据的认识与实践

4.  科技双刃剑辨析

四、 案例(2次)

1.  产业互联网,兼及企业中的知识(数据)“流”与主体“链”

2.  作为生产力的人工智能(三个世界合一)

3.  作为生产关系的区块链(科学家的“原善”)

4.  科技战(从 WTO 到 CPTPP)

五、 知识的传播与创新(1次)

结束语(1次)

1.  科学知识:从世界1到世界2到世界3

2.  技术知识:从本能到程序性知识到世界4

 

课程目标:主要面向高校老师、本科以上研究和管理人员(以理工科为主、经管领域和有兴趣的文科背景者)

旨在以知识论的视角审视、提升和拓展各自的领域

 

“科技知识论”课程基本思路和框架(偏哲学)

基本思路

本课程以科技哲学的视角,主要考察科学技术知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知识论,以适应知识社会的需要。

从知识的视角来理解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及其规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内部各分支间的关系、科技知识的演化等,着重探讨技术知识的特点、技术在世界3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科技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从而促进科技与社会在中国的良性互动作用。此外,由上述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助于从新的角度理解若干当代热点问题。

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首先,由科学史为主线梳理知识的历程。远古时期,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人类知识处于混沌状态。近代以降,科学知识、启蒙运动理念、市场经济规律等普适性知识穿越各种文明的屏障,在全世界传播。20世纪下半叶以来,各种后现代思潮开始批判与反思近现代的普适性知识,新的隐性和地方性知识正在形成之中。知识的历程由远古的混沌,经过近现代的有序,走向后现代的混沌。

其次,由历史建构逻辑。在近代以来知识历程的基础上,知识体系具有某种“阶梯”的结构。这种结构与世界1的量子阶梯具有高度一致性。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阶梯与世界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具有高度一致性。量子阶梯上的物质彼此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具有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知识阶梯同样具有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低层知识严密、客观,相应于近现代的普适性知识;高层知识则显示出松散性、实践性和主观性,以及全息性,相应于后现代的隐性和地方性知识。

第三,技术知识。技术知识是人类知识中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部分,有学者将其归入“世界4”。技术既是知识的集成、凝聚和“黑箱化”,以此使知识得以传播和共享,又以特定方式参与知识世界的构建,影响其发展方向,同时也造成在技术平台之外知识的遮蔽与封闭。工程知识,特别是工程中的规则,是技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话语权”一词不绝于耳。由区分知识的嵌入与否谈论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知识与权力密切相关,前者论证权力的合法性,后者确立前者的权威性。普适性知识和技术知识行使“微分权力”(福柯)。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处于演化之中。

第五,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知识之树”,统一历史与逻辑。处于原始混沌状态的知识位于知识之树的树根和根须,近现代的普适性知识是主干,后现代地方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则是树枝和树叶。进而探索三个世界的关系。世界1,即作为对象客观存在的人、人的史前史和全部环境;世界3,知识,亦即认识的结果,以及世界2,认识的主体,三者在过程和关系上一致,同步生长。随着认识对象日益进入大脑和意识领域,进入人的意志和情感世界,随着知识对于对象、语境和主体日益深刻的嵌入,三个世界之间也就愈益相互结合而不可分割。

 

课程分为概论和三大部分。每次授课时间约2小时(含提问),共10次。

概论(1次)

1.走进世界3

2.论“物质极大丰富”

第一部分 历史与逻辑(3次)

一、历史:混沌-有序-混沌

1.处于混沌(隐性)和混乱状态(地方性)的知识

2.普适性知识(科学的代价 WTO的特征与启示 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3.趋于混沌的知识(20世纪科学思想与当代学术思潮的一致性 后现代科学 中医药-知识的视角 21世纪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

二、逻辑

1.  知识阶梯与量子阶梯

2.  知识阶梯与需求层次

3.  上下向因果关系

作为自然与社会的中介和桥梁的科学与技术,作为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桥梁的科学技术哲学产业哲学的学科地位和特征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4次)

一、   技术知识

1.  知识壁垒与克服知识壁垒

2.  科技黑箱及其演化和代价

3.  信息技术视野下的技术观

4.  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二、   知识与权力

1.  普适性知识与权力

2.  地方性知识与权力

3.  程序性知识与权力

科学对文化的冲击与诱导效应,全球化与熵,知识的风暴—西欧社会15-17世纪知识的变迁,全球化中的知识版图和中国的“软实力”

三、   科技知识论视野下的当代若干热点问题

1.  大数据与认识论

2.  人工智能与三个世界

3.  区块链

4.  科技战

第三部分 总论(2次)

一、知识之树——历史与逻辑

科学的发展规律 河流与山峰

二、三个世界的关系

论自然科学与自然史的关系 三个世界的关系——从本体论的视角看

 

课程目标:主要面向高校老师、本科以上研究和管理人员

1.理解波普尔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和波兰尼的知识论

2.以知识论的视角审视、提升和拓展各自的领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1250706.html

上一篇:名曲中的半音阶
下一篇:吕乃基在财新网的博客
收藏 IP: 49.74.79.*| 热度|

5 郑永军 刘立 周忠浩 陈昌春 晏成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