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有一种力量叫“利玛窦精神”

已有 4634 次阅读 2010-5-12 11:04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有一种力量叫“利玛窦精神”
发布时间: 2010-05-12  |   作者:李建昭
http://www.stdaily.com 2010年05月12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建昭

  

(图片来源: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0-04/07/content_308556.htm

        2010年5月11日,是意大利著名耶稣会传教士、学者利玛窦去世400周年纪念日(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5月11日利玛窦病逝于北京,葬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外的北京行政学院院内。
  利玛窦32岁来到中国,58岁去世,在中国生活了26年。下葬中国整整400年。一个西方传教士,是什么力量和精神,使他在明末年间不远千里,克服路上的种种艰辛和多国制度造成的阻拦、非礼等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来到他心中梦唤的东方古国——中国!并一呆就是26年。我想,最重要的是中国悠久的灿烂文化和经典历史的吸引外,利玛窦的信仰、坚韧、友善、博学和融合,是他想达到心中彼岸又一个重要因素,形成了“利玛窦精神”。

  利玛窦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在唐朝时曾一度流行基督教,但是到了明朝建立以后,中国基本上已没有基督徒。利玛窦可以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创者之一。在中国的26年间,他已然融入到中国,但始终把传播天主教作为己任,到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信仰。

  1584年,利玛窦获准入居广东肇庆。他们对中国官员自称来自“天竺”,致使中国人以为他们是佛教徒。利玛窦解释来中国的原因:“我们是从遥远的西方而来的教士,因为仰慕中国,希望可以留下,至死在这里侍奉天主。”他不敢直接回答传教的目的,否则他可能会被驱逐。为了传教,他们从西方带来了许多用品,比如圣母像、地图、星盘和三棱镜等。其中还有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利玛窦带来的各种西方的新事物,吸引了众多好奇的中国人。为了取得信任,利玛窦小心谨慎,刻苦学习汉语和中国的礼节习俗,以博得中国人尤其是官员们的信任。他身穿佛教僧侣的服饰,认为这样能够博得人们的好感。这也使中国人更加相信他是远道而来的僧人。

  1601年,明神宗下诏允许利玛窦等人长居北京。常与宾客谈论天主、灵魂、天堂、地狱。同时编撰新书,包括以中文写成的《二十五言》等,得到不少中国知识分子的尊重。到了1605年,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当中有数名更是公卿大臣。这当中最著名的,也是后来影响最大的是进士出身的翰林徐光启。

  带着西学而来的利玛窦开展了晚明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由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一共有150余种的西方书籍翻译成中文。利玛窦撰写的《天主实录》以及和徐光启等人翻译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等书不仅带给中国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而且许多中文词汇,例如点、线、面、平面、曲线、曲面、直角、钝角、锐角、垂线、平行线、对角线、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圆心、外切、几何、星期等等以及汉字“欧”等就是由他们创造并沿用至今。特别是利玛窦带来的地图,令中国人眼界大开。他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

  进入了中国的利玛窦对中国文明非常称赞——“中国的伟大乃是举世无双的”;“中国不仅是一个王国,中国其实就是一个世界”。他感叹“柏拉图在《共和国》中作为理论叙述的理想,在中国已被付诸实践”。而且他还发现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但是他也发现“在中国人之间,科学不大成为研究对象”。

  《利玛窦传》一书的日本作者平川佑弘称利玛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诸种学艺,和中国四书五经等古典学问于一身的巨人”。

  在2010年5月11日、利玛窦去世400周年纪念日中,我想,我们最应该缅怀的是利玛窦和他的精神力量,并从中让当今年轻人感悟什么叫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5/12/content_185661.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323190.html

上一篇:课程评价18问
下一篇:纪念汶川地震两周年,诚征下联
收藏 IP: .*| 热度|

3 王号 金小伟 许文婕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