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实施需要在不同逻辑中寻求协调
武夷山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杂志网站2025年10月6日发表了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理学部助理教授Kristiaan Kok博士和另外两位荷兰学者合著的文章,Navigating paradoxes in ‘doing’ transition policy: aligning institutional logics(在“实施”转型政策中驾驭悖论:协调不同的制度逻辑)。此文可免费下载。
请DS翻译了此文摘要,我修改。
摘要:
实施转型政策在实践中充满挑战,因为政府固有的制度逻辑往往会阻碍协作式与实验性治理模式的推进。本研究提出的问题是:国家政策实践者如何在固有的政策体制内部“实施”(do)转型政策?通过荷兰国家转型政策制定的质性案例,我们发现政策实践者面临五大悖论:他们需要回答(1)通过问责制还是实验探索获取合法性;(2)通过政治途径还是社会途径建立权威性;(3)将政府身份建构为统一体还是多元体;(4)将注意力指向通用解决方案还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方案;(5)采用部门性的还是系统性的政策策略。这些悖论源于支撑主导政策体系的固有逻辑与支持实验性和协作性治理模式的非主流逻辑之间的冲突。政策实践者运用多种策略应对这些悖论,包括培育政策试验田的赋能策略。本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揭示了政策实践中的模糊地带——政策实践者需要寻求多重逻辑之间的协调。
博主:我觉得本文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不仅是在转型政策领域。
转型政策指的是一系列旨在推动社会技术系统发生根本性、长期性变革的公共政策,其目标是使整个系统从不可持续的模式转向更可持续的模式(DS给出的定义)。在我国的现实情境中,如果经济严重下滑,是否仍要强力坚持既定的绿色转型措施?就属于不同逻辑的冲突。
在科技政策领域,“不发表就出局”属于固有的逻辑,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属于新的逻辑,二者也存在着冲突。作者提出的“通过问责制还是实验探索获取合法性”是个很好的问题。问责制是逼着你转变,实验探索是向你证明哪条路径更好,二者需要align(协调,对齐),是个艰苦的过程。
总之,本文提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50559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