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hb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hb

博文

一山能容二虎(2):官本位和成功标准 (A)

已有 2270 次阅读 2015-4-25 19:14 |个人分类:散文随笔|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詹红兵 (2015-3-20


(作者声明:这篇文章我410号上传到博客,但发现太长,不方便阅读,现在删减一部分后重新整理成A,B,C,D四部分发表,以便于阅读)

 

200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暑假都会回国短期访问12个月。 我在中国工作旅游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常常乘飞机奔波于各个城市之间,也因此对中国各地的机场较为熟悉。

 

我在机场候机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逛书店。机场书店能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流行文化。试想一下,一个小小的机场书店要想赚钱,店主就必须把大多数旅客喜欢的书籍杂志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也必须用最能吸引眼球的方式来招揽顾客。

 

我逛书店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企业管理和商场战略方面的书籍往往是被放置在最显眼的地方。其次就是各种关于成功学的书籍。不仅如此,书店电视屏幕上反复播放的极具煽动性的讲座也大多是和商业,经济,和成功有关的。

 

中国近20年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商业成功使得企业管理和商场战略方面的书籍畅销无阻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在这个社会巨变的年代,许多的中国人(尤其是男性)渴望事业人生的成功也促成所谓“成功学”在中国的流行。

 

可是,何谓成功?估计不同的中国人有不同的答案。不同国家的人对成功的理解更是大相径庭。那么在这里,我就想和大家谈一谈我对成功标准以及与其有着紧密联系的官本位思想的认识。权作管中窥豹,抛砖引玉而已。

 

至今为止,我在中国和美国分别生活了24年。在美国生活的这些年里, 我常常在有意无意中比较中美两个国家的一些风土人情,做事方式,和思维习惯,也由此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说,我发现中国人对自己社会地位的敏感度一般来讲大大地高于美国人,而这也许和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有关。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向来是讲究社会等级,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而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要看清自己到底是属于哪一等,并基于这一判断,决定自己和周边各种人的社会关系。所以许多中国人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会不自觉地第一时间观察对方是哪一类人,以决定自己和他(她)说话交往的方式和语气。

 

如果觉得对方是和自己同一类人,就尽可以放松神经,嬉笑怒骂,不拘行迹。如果觉得对方等级高于自己一些,那么神经自然就有些许的紧张,说话也会谨小慎微一些。如果觉得对方等级高于自己很多,那恐怕就要话音微颤,四肢僵硬,恨不得赶快完事走人最好。

 

反过来,如果觉得对方等级比自己低,那么在不知不觉之中就会多了几分自信和魄力,也尽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所谓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封建社会的中国,那是闻所未闻的事,甚至可能被认为有悖纲常,大逆不道。

 

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在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演的一个小品《拜年》里得到最为形象的诠释。在那个小品里,当赵本山和高秀敏扮演的夫妇为了继续承包村里的鱼塘不得不到范伟扮演的乡长家里去拜年送礼时,赵本山扮演的丈夫进乡长家门时紧张得腿肚子都快抽筋了。和乡长说话时也是紧张得前言不搭后语。

 

后来因为一个误会,这夫妇俩以为乡长被撤职下岗了,马上就放松了紧张的神经,说话的语气和坐姿也回复了自然放松的状态。夫妇俩对乡长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转变:丈夫变得同情乡长而妻子开始数落起乡长的不是。就在这时一个电话,夫妇俩发现乡长不仅没有下来,而是上去当了县长了。

 

这时情节又发生了180度转弯,丈夫吓得从炕上一屁股跌倒在地上,夫妇俩一下子变得诚惶诚恐,满地找鞋想早点逃离这个尴尬的现场。最后还是新任县长展现出领导者的宽宏大量,才慢慢安抚定局促不安的老夫妇俩。

 

这个小品虽然难免有表演上的夸张,但的确很好地反应出当前中国许多真实的社会现象和等级观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5232-885122.html

上一篇:野花赞
下一篇:一山能容二虎(2):官本位和成功标准 (B)
收藏 IP: 76.30.106.*| 热度|

5 栾启虎 孙华 黄仁勇 张海权 southee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