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weiya03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weiya0303

博文

我国的沧桑巨变

已有 858 次阅读 2025-5-2 18:20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我国的沧桑巨变

葛维亚

        共和国70多年,飞速发展。回首以往,感慨万千。人们已从“必然”走向“自由”,从贫困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现代。历史的一小步,现实的一大步!

       旧中国千疮百孔,民不聊生。新中国的建立,摧枯拉朽,百废待兴,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希望。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励精图治,谋求发展,走了一条十分艰苦,又十分曲折的道路。1950-1952年土改,农民获得土地,从最贫穷,最饥饿的状态中挣脱出来,盼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丰衣足食,走上康庄大道,后来随着统购统销、合作社化、公社化, 农村取得了一定进步。新中国初期,由于鼓励闲散人口就业,至1956年,职工收入连年增加,有些部门工资连加三级,一片欢乐景象。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人们穿的是粗布衣服,上面还常常带有补丁,能有一件“阴丹士林”布料制成品,已属于 “高级”服装。大多数人脚上穿着布鞋、布袜,纳鞋底和补袜子成了最繁琐的家务劳动。

      衣着方面,建国初期,人们的衣着受到新旧交替和革命特色的影响,后来在改革开放前呈现出朴素单调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时尚个性,追求简便舒适,不再受限于身份地位,实现了人人平等。

      饮食方面, 北方多为小米、高梁、玉米、小麦为日常主食,春节或几个民俗节日可以吃上一顿大米饭和白面铰子。 南方的主食为大米、年糕、糍粑。建国初期,由于国家刚解放,百废待兴,人们的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只能吃粗茶淡饭。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饮食有了很大改善,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营养均衡,追求绿色健康、有机蔬菜和健康膳食。

       住宅方面,建国初期,人们的居住条件极差。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不断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20世纪90年代,中国居民开始了装修热,表明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要求。

       出行方面,建国初期,交通不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较多见,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出行方式则更为原始。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迅速。现在,国航和高铁的飞速发展极大地缓解了出行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生活用品方面,解放初期床、桌子、箱子,常为家庭的基本行当。那时,女孩把三转一响 (三转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为电子管收音机作为择偶条件,也是一般家庭追求的目标。

       那时结婚,彩礼很丰富,大办婚宴,在上班时给一般同事发一把糖果,群喜欢群乐。 

       那时沙发、电扇、电话作为“高级”用品,进入了工薪阶层和农村劳动富裕者之家。

        城市住房解放前多为质量低劣的砖瓦平房,农村乡镇多为茅草房、土坯房、有少数民族地区住房只是用一些木头或竹子堆砌。解放后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了筒子楼、“干打垒”、简易房,几家公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这与解放前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

        解放前,  现在看来很比较高级的商品,  例如手表、钢笔只有上海、天津、广州、沈阳少数大城市可以制造。名贵钢笔如美国派克以及被称为  “原子笔”的美国圆珠笔,  依靠进口。 在当时“玻璃丝袜”(即卡普龙丝袜和 “原子笔” 属于富裕家庭的用品。 解放前自行车我国只有上海、天津、沈阳可以制造。英国兰苓、日本富士进口中国,  价格很高。

      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奋起直追,一些轻工产品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震惊世界。

      1962年开始,经济复苏,生活也随之好转。 在穿戴与用品方面,开始更新换代。 塑料和化纤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生活。1962年卡普龙丝袜进入市场,1963年尼龙袜在商店出售,价格亲民,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19621965年期间,塑料凉鞋、拖鞋、人造革的皮鞋、提袋、皮包、旅行袋先后出现,涤棉底确凉布料和服装走悄市场。透明或薄型塑料袋的推出,改变了几十年用纸张包装商品的一贯制。 塑料袋因其耐用且不透水,很适合家庭存放食品和物品,只是1969年以前极为稀有,用脏后洗干净再用,从不随意丢弃。 

         1970年上海、天津、广州国产手表大量上市以其物美价廉与瑞士英纳哥手表抗衡,结束了五十年代只能生产双铃马蹄表 (坐钟的历史。 建国后天津飞鸽、上海永久自行车迅速发展,成为深受全国欢迎的名牌,  但和国产手表一样,  属于当时的 “高级”商品,一般职工要三四个月工资才能买到一辆。 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已经能够制造高级电子管收音机并开始走入普通家庭。 大约1967年我国开始生产国产半导体收音机,逐渐进入寻常百姓之家。 经过十年力,开始普及,几乎每家一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开始生产圆珠笔,八十年代逐步替代钢笔,质量上乘,得到推广。从进口到国产进步如此神速,这在我国历史上创造了奇迹。

       1976年“四人帮”覆灭后,四十多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飞跃发展,如春风化雨,生活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缝纫机、自行车、沙发、大衣柜、五斗柜、电扇、计算器、电子手表、台灯等开始普及,走进千家万户。1981年日本三洋单放机进军中国,继而日本夏普、松下、索尼、日立、东芝、三菱收录机充斥中国市场,价格昂贵。 1984年已有国产收录机出现,以较低价格、中等质量受到普通消费者的欢迎。

       目前我国居民生活基本情况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服装方面上世纪80年代初,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同时牛仔裤在中国年轻一代中也流行开来,至今不衰。《街上流行红裙子》大受追捧,一时间,色彩鲜艳的裙子成为大街小巷的女性追求时尚的标志。      

       餐饮方面。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从古代的农耕文明到现代的都市生活,饮食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饮食文化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方菜系和独特的烹饪技艺。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气候、物产、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差异较大,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例如,川菜以麻辣著称,粤菜注重清淡鲜美,鲁菜擅长烹制海鲜,淮扬菜则以细腻见长。这些菜系各有千秋,共同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国的烹饪技艺非常精湛,包括煎、炒、煮、炖、蒸、烤等多种方法。同时,中国的烹饪还强调色、香、味、形的和谐统一,力求做到美味与美观兼备。

      我国在饮料领域变化也很惊人。主要饮料就是豆浆、牛奶和汽水。市场上最早出售的汽水只有柠檬汽水单一品种,而且是由柠檬香料制成。

       上世纪80年代,汽水产品占据了90%的份额

    1978年,可口可乐以免费赠送灌装生产线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在中国各地以各种形式设立灌装分厂,织就一个网状的产销结构,而百事可乐采取跟进的市场策略,紧跟可口可乐在中国发展。

       1983年,八大汽水厂:北京的北冰洋、天津的山海关、上海的正广和、广州的亚洲、沈阳的八王寺、重庆的天府可乐、山东的崂山可乐、河南的少林可乐,销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为42%

       1984年,一款中国魔水健力宝诞生了,横空出世,作为中国最早的电解质运动饮料,每瓶 3元,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1992年,我国新的饮料品牌娃哈哈脱颖而出,开始从保健品转向饮料,从纯净水到非常可乐,蜕变成为市场新星。

    1993年和1994年,中国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准许两乐立灌装厂

    2000年之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高速发展;百年的雀巢、红牛等国际品牌也扩大了中国的投资发展。统一和康师傅则代表着台资的饮料力量,宗庆后带领的娃哈哈,在外资台资的夹缝中,顽强茁壮成长,成为中华民族饮料行业的杰出代表。

       上世纪80年代,汽水产品占据了90%的份额

    1978年,可口可乐以免费赠送灌装生产线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在中国各地以各种形式设立灌装分厂,织就一个网状的产销结构,而百事可乐采取跟进的市场策略,紧跟可口可乐在中国发展

       1983年, 八大汽水厂:北京的北冰洋、天津的山海关、上海的正广和、广州的亚洲、沈阳的八王寺、重庆的天府可乐、山东的崂山可乐、河南的少林可乐,销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为42%

       1984年,一款中国魔水健力宝诞生了,横空出世,作为中国最早的电解质运动饮料,每瓶 3元,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1992年,我国新的饮料品牌娃哈哈脱颖而出,开始从保健品转向饮料,从纯净水到非常可乐,蜕变成为市场新星。

     1993年和1994年,中国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准许两乐立灌装厂

     2000年之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高速发展;百年的雀巢、红牛等国际品牌也扩大了中国的投资发展。统一和康师傅则代表着台资的饮料力量,宗庆后带领的娃哈哈,在外资台资的夹缝中,顽强茁壮成长,成为中华民族饮料行业的杰出代表。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美食和精湛的烹饪技艺,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通过了解和体验中国的饮食文化,人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

         住房方面,建国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福利化分房和低租金公房制度,由国家和国营单位负责住房的投资、建设、分配和管理。   

      1978年,全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仅7平方米建筑面积。改革开放之后,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有住房,大力发展房地产交易和社会化的房屋维修、市场管理,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我国住房制度和住房保障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和改革。目前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多平方米。

       交通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能够通车的里程只有1万多公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197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86万公里,比解放初期增长了两倍多。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建设实现惊人跨越。截至2008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

     公路交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仅有3万公里公路。到1978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9万公里。进入21世纪,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以世界罕见的速度向前发展。截至2008年底,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73.02万公里,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万公里增长了45倍。

       航空交通,1949年11月,民航局成立,揭开了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当时中国民航拥有7条国内航线。到2008年底,我国民航拥有1254架飞机,经营着1532条定期航班航线。

       水路交通:在改革开放期间,我国水运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到2010年,我国港口码头的生产性泊位达到了3.6万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也达到了1300多个,内河航道的通航里程已经达到12.35万公里。

       私人交通工具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步行是人们最普遍的出行方式,自行车普及率不高。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已经相当普及,并开始出现公交车。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形成合资车和自有品牌多元化局面,普通家庭拥有一辆私家车不再是梦想。

      这些变化不仅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城镇中每百户人家平均拥有的汽车为45辆,摩托车35辆,自行车120辆。在我国农村中每百户人家平均拥有的汽车为30辆,摩托车70辆,自行车150辆。

       建国以来,人们的生活在衣着、饮食、住宅和出行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巨大变化不仅反映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体现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2130-1484290.html

上一篇:推求极值的数学方法
下一篇:葛维亚组诗(2)欢乐情浓
收藏 IP: 121.45.223.*| 热度|

7 张学文 孙南屏 宁利中 孙颉 王涛 尤明庆 朱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5 1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