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weiya03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weiya0303

博文

最忆是南京

已有 946 次阅读 2025-7-26 13:02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最忆是南京

                                     葛维亚

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一个地道的北方人第一次从北方来到江南,感觉很奇特,也充满梦幻。而这奇异般的感觉就是我接触南京后产生的。转瞬间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年来,我去过我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和数不清的县城小镇,也去过国外不少国家的有名城市,最令我向往和心动的首推南京。在我的心里,永远都是“江南忆最忆是南京”。因为,锦绣南京,人文南京和风味南京给我的内心留下了对它无以伦比的情,刻骨铭心的爱,直到现在,直到永远永远!

我从北京来到南京,像做梦般的闯入锦绣江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拥抱在高大梧桐树里的街道,渡船穿梭往来的长江下关码头,气势磅礴的紫金山,杨柳翠绿的玄武湖,充满了“桃花扇”一类故事的秦淮河,还有那古老的虎踞龙蟠石头城,悲壮肃穆的雨花台,令人神往的中山陵,魁星高照的夫子庙,小巧玲珑的莫愁湖,以及长度堪称世界之首的雄伟城墙,一切的一切是那么迷人,那麽会引起梦幻般的遐想。到达南京才一个月我就爱上了这个江南名城。

我爱上了古老的南京,华丽的南京,生气勃勃的南京。

南京一带在100万年至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 ,35至60多万年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是截至2010年已发现最早的南京的人类生活遗迹。约7000-8000年前,出现了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3000年前,相当于中原的商周之际,秦淮河流域出现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称为湖熟文化。春秋战国时,在这些聚落的基础上形成了南京地区最早的城邑。

南京,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六朝古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者。南京自东吴孙权于两千多年前的公元229年定都建业(今南京)起,先后成为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的都城,史称“六朝古都”。考古证据显示,商周时期已有先民在南京定居,依托长江-秦淮河流域发展出早期聚落文明。其建城史近2600年。南京保留了大量历史遗迹,如明城墙、夫子庙、明孝陵等,其中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融合了皇家陵寝的庄严与江南园林的秀美

如今的南京,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例如,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与紫峰大厦(亚洲第四高楼)隔空对望,展现“古典为魂、现代为形”的城市美学。

魏晋之前南京通行吴语,东晋后因北方移民迁入逐渐转为江淮官话,语言更接近普通话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老照片与铜版画记录了南京的市井生活,如长江码头的繁华、夫子庙的文教盛况,以及战火前的宁静街景等,令人称奇。

南京西南地区清凉山一带为古老南京的虎踞龙盘发源地,距离此处不远著名建筑与著名单位很多。

偏东部颐和路国民政府时期部长级以上官员别墅群,被誉为“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周边分布着200多栋民国时期的老洋房,建筑风格多样有历史悠久的南京师范大学。有宁海路,它​是民国公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附近有许多历史建筑和使馆旧址。有山西路商业街,有国民政府时期的军人俱乐部。还有江苏路​位于西康路东侧,与颐和路、宁海路等交汇,是民国公馆区的核心道路之一,周边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

偏西有清凉山、火葬场、秦淮河、虎踞关、龙盘里、西康路河海大学。

偏南部地区有中山西路、莫干路,水科院等。

偏北部地区,既是在河海大学以北地区有北京路,邮政局,江苏省委招待所 (解放前为美军驻地)。

南京是我走向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在那里我领到了第一次工资,花三个月工资170元买了第一块外国英纳格手表。在那里我结识了不少水文同行,在那里结识了不少好友,也开始了春华秋实的水文教学工作。甚至交女友谈情恋,组成二人世界,也是在南京完成。人气之旺,人脉关系之深,非同一般。南京就是我的福地。

风味南京极具江南特色。我所在大学食堂供应的饭菜,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江苏著名的狮子头、古老肉、虎皮肉、炒鳝丝、粉蒸肉、炒藕片、肉烧竹笋、肉丝炒雪里红、清蒸鲥鱼、火腿冬瓜汤等,独具风味。早点多为稀饭、馒头、肉包、菜肉包、花卷、米糕、肉丝面、阳春面以及镇江酱菜、金华豆腐乳一类小菜。南京小食摊点遍布各地,在大学附近就设有不少摊点。在夜幕来临时挑灯夜买,呈现了江南特有的一道风景线。饮食摊小吃琳琅满目,黄桥烧饼、臭豆腐、糖三角、菜肉包、肉包、藕粥、馄饨、面条、汤元、锅贴、糖藕、酒酿、酒酿元子及甜、咸豆浆等,种类繁多。新街口中山东路羊肉馆的羊肉焖饼,刀削面馆的三鲜炒面,中山南路甜食店的四喜汤元,德庆楼的一品肉、焦盐里脊、银丝卷、三鲜水饺,中山北路大三元、老广东的叉烧肉、烤乳猪、烧鹅、叉烧包、水晶大包,荟萃了全国饮食精华。夫子庙的风味小吃,鸡鸣寺的素食,和平饭店的鲥鱼系列,更享誉金陵。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现在的南京已今非昔比,早已换了人间。人多了,车多了,楼多了。但我心中的南京依旧,它是我最怀念的地方,直到永远永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2130-1495285.html

上一篇:我收藏的国内外邮票
下一篇:情系海南
收藏 IP: 182.239.237.*| 热度|

16 刘进平 尤明庆 王涛 宁利中 池德龙 杨学祥 郭战胜 胡泽春 闻宝联 范振英 武夷山 郑永军 雒运强 王启云 李志林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