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於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十万个为什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61年出版,传播很广,影响很大。这套科普图书至今有了第六版,我对第二版和第六版比较熟悉。最近,我利用DeepSeek网站提供的python形式的API,重新回答了旧版《十万个为什么》物理两卷和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物理卷中的所有问题。
我给DeepSeek的提示词是:“你是大学物理老师,请你就如下问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科普文章,通俗易懂地向中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我用LaTeX把DeepSeek的输出编辑为两份pdf文件,分别对应于第二版和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物理卷里的所有问题。
我大致翻看了一下。总的感觉是,单篇写得都不错,内容虽然没有检查,但是文笔通顺,表达有时候还很生动。请勿使用,只为娱乐。因为不保证正确性,只是留个纪念。
感谢科学网博友刘老师提供了存放文件的地方。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deepsigh...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Mp6LQAIBqgkhLpyVyjIkg?pwd=6188
提取码:6188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两年多以前,当ChatGpt刚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在微信群里讨论过许多,大多认为写书的时代结束了。多亏美国的围堵,这件事对我们的影响才推迟了两年,直到DeepSeek横空出世。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随着大语言模型的日益成功,孔夫子谈论的“今”时代已经过去了:为别人写文章的时代,结束了。那么,他向往的“古”时代还会回来吗?我有些悲观,大语言模型们反而在鼓励我们。
当然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尝试,但是人工智能对我们的生活、工作特别是教学带来的冲击,已经完全不能忽视,装鸵鸟是不行的。
大人,时代变了。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