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

已有 2837 次阅读 2022-4-23 03:35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负担。功能性消化不良被定义为出现症状,包括餐后饱腹、早期饱腹、上腹部疼痛或灼烧,这些症状被认为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涉及与排便习惯改变和排便障碍相关的腹痛或不适。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之间通常存在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被认为是多因素疾病,与内脏过敏、运动改变、脑肠轴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有关。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病因机制,尤其是在肠易激综合征中。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一种小肠内细菌过度生长的情况;它与慢性腹泻、腹胀、腹胀和肠胃气胀等症状有关。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小肠内细菌代谢后气体生成增加、有毒副产物、去结合胆汁盐或渗透负荷增加所致。细菌过度生长也可能直接影响肠道的感觉运动功能。一项研究表明,患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粘膜白细胞介素(IL)-1α和β水平高于没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并且与腹胀有关,这表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能通过肠道炎症导致腹胀。

小肠抽吸定量培养传统上被视为金标准。虽然目前尚无阳性培养的标准定义,研究中使用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定义值从103 CFU/mL到107 CFU/mL不等,但105 CFU/mL或更高的细菌计数已被接受用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诊断。该试验的局限性包括成本、侵入性、样本污染的可能性,以及远端小肠中缺少细菌过度生长。此外,大部分管腔细菌未经培养。9因此,呼气试验已被用作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替代方法。

与空肠吸入培养相比,呼气试验更容易获得、安全、廉价且无创性地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此外,当乳果糖用作基质时,它可能代表近端和远端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因此包括未培养的病理性细菌菌株的情况。呼气试验包括向患者喝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14 C-木糖、乳果糖或葡萄糖,并测量一段时间内细菌发酵产生的呼出气体浓度。因此,可以间接评估管腔细菌负荷。测量的气体包括标记的二氧化碳(CO2)、氢气和甲烷。摄入乳果糖或葡萄糖后的氢呼吸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呼出的氢和甲烷完全由碳水化合物的细菌发酵产生。除氢气外测量甲烷可能会提高呼气试验的诊断率,因为20%到30%的普通人群产生甲烷,作为碳水化合物发酵的主要副产品。

尽管呼气试验有许多优点,但这种测试方式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诊断中也有一些局限性,包括测试方法和解释的多样性。乳果糖氢呼气试验的典型方案包括在200毫升水中口服10克乳果糖;接下来,每隔15分钟采集呼吸样本120-240分钟。阳性检测包括空腹氢含量为≥百万分之二十(ppm),氢含量双峰,早期增加≥20 ppm(90分钟内),或持续增加≥比基准氢含量高10 ppm。5,9然而,研究中使用了多种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它们没有标准化,无法定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阳性检测。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各种乳果糖氢呼气试验诊断标准中,最常用的早期峰值标准可能会过度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因为小肠快速转运受试者的产气模式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相似。相比之下,葡萄糖氢呼气试验可能会因为忽略远端小肠中的细菌过度生长而低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频率,因为葡萄糖在近端小肠中被完全吸收。在大多数研究中,使用的葡萄糖剂量范围为50至100克,采集呼吸样本120至240分钟。阳性结果的定义范围为呼出氢与基线相比从10 ppm增加到12 ppm,但葡萄糖氢呼气试验也没有性能或解释标准。乳果糖呼气试验的另一个问题是,没有可靠或可重复的金标准来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因此,呼气试验结果很难正确解释。因此,乳果糖呼气试验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很大,分别为17%至68%和44%至86%。葡萄糖呼气试验的准确性也各不相同,其敏感性在20%到93%之间,特异性在30%到86%之间。根据11项交叉验证临床试验的结果,该试验比较了氢呼气试验和空肠吸引物培养,专家工作组在其共识文件中建议,葡萄糖氢呼气试验比rgt1L氢呼气试验更准确地诊断疑似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来源:崔琦和张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功能性胃肠疾病中的作用。神经胃肠动力。2016年1月31日;22(1):3-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35216.html

上一篇:难治性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下一篇:肝脏疾病中的肠肝轴: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1 陈蕴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