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来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姜文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博文

不断推进幸福黄河迈上新台阶

已有 687 次阅读 2025-8-17 11:42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不断推进幸福黄河迈上新台阶

姜文来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为全球绿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示了中国智慧。

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极大地推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可见可感的重大成绩。一是水更清了。黄河沙含量减少,2023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输沙量与1987-2016年平均值相比,均偏小44.2%-84.9%(唐乃亥站除外);水质质量明显提高,黄河劣V类水质由2018年的12.3降到2023年的1.5%,减少了10.8%。二是山更绿了。多年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如山西省实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工程,植被覆盖率从2018年的20%提升到2023年的30%以上,绿色明显上升。三是鸟更多了。强化生物多样保护,生态逐渐变好,鸟类不断增多,如黄河三角洲的鸟类种群数量逐步恢复,特别是珍稀鸟类的栖息地面积扩大,鸟类栖息地环境得到改善,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显著提升。四是水效更高了。黄河流域灌溉亩均用水量由2019年的319立方米降低到2023年的258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由2019年55.4立方米降低到41.3立方米,分别降低了19.1%、25.5%,水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五是人更富了。黄河流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过上了更好的日子。

看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也要认清挑战,我们还需要继续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楼。

一是加速推动黄河流域产业绿色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特色优势绿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我们要对黄河流域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大力减少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新能源、生态旅游、绿色农业、智能化等绿色产业发展为重点,探索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新增长极,加速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让“吃生态饭,赚生态钱,发生态财”成为一种常态发展路径,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能。

二是加快绿色黄河流域建设。绿色是黄河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水利发展承担着推动绿色发展重任。我们要加快水利发展绿色化,大力发展绿色水利,努力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因地制宜地推进高效节水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建立现代化的防灾减灾体系,坚持“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保障水安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黄河流域提供强大水利支撑。

三是提速推进智慧黄河流域建设。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治理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强化拥有自主知识产的水利原始技术创新,提速推进智慧黄河流域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数字孪生黄河流域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健全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信息平台,强化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四是推进黄河流域特色的水文化构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发展,诞生了《诗经》《老子》《史记》重要经典著作,孕育诞生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具有根源性、创新性、包容性、连续性、发展性等优秀特质,是中华文明的根和魂。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五千年黄河流域治理经验,构建具有黄河流域特色的 “三性”(顺从水性、发挥人性和遵循经济属性)融合的治水之道——“水道”,引领中国特色水文化发展,向世界讲好中国水文化故事,展现中国水文明独特性和中国智慧。

在“两山”理念指引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会不断取得新成绩,促进黄河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不断推进幸福黄河迈上新台阶。

感谢刘岚编辑约稿,并以评论员名义发表,发表时题目有所变化,内容有所调整,本人为原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92-1498007.html

上一篇:科学开发微生态景观,方寸之间尽显绿水青山
收藏 IP: 1.181.120.*| 热度|

2 郑永军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0 1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