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仲绩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j6189

博文

雨果门前咖啡香 精选

已有 6302 次阅读 2025-8-24 14:3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IMG_20250607_195622.jpg

前些年去巴黎时,想去瞻仰雨果故居。匆匆赶到巴黎孚日广场 6 号,才知道那天正闭馆休息。漫步在门前长廊到头处,见有一家咖啡馆,坐下来歇一歇。法兰西民族把喝咖啡当成了一种生活,长廊外是绿树成荫的孚日广场,法国巴黎最古老的皇家广场,一个典型的法式街头公园。长廊下人们用一杯咖啡在消磨时光,长廊不远尽头处幽深处,正对着雨果故居的门洞,静谧、肃穆,唯有咖啡香味漫无边际在游荡,浓郁、芳菲。

今年的6月7日,再去瞻仰雨果故居。难说不是“附庸风雅”,幸运的是有机会去作更多了解,才能清晰地去理解“大师”所思所折射出的光谱,好巧,才知道正好遇到每个月第一个周末展览日,免费开放。排队人不多,井然有序,等候排队的人中不乏还有专心在看书的,与这些人相伴排队,咋就脑子里跳出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一说,好像自己也沾了大家雨果的情怀与风骨似的。不迂不腐,不急不等,也就小半时就挨到进门了。

沿着楼梯拾级而上,圆润的楼梯铁扶手散发着温润光泽,让瞻仰者有机会去触摸着往昔的轶事,墙上悬挂着雨果亲手绘制的各式水彩画,让瞻仰者见识了一个书外未曾描述过的景象……这位写下“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的文学巨匠,就曾在此伏案写作,书桌上尚留有干涸的墨水瓶,还有静静躺在泛黄稿纸旁的羽毛笔,阳光正透过雕花窗棂,窗外阳光明媚,绿树成荫,或许有时是白雪皑皑……

年轻时的雨果,用半年多些时间就完成了《巴黎圣母院》,谱写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传奇;晚年的雨果,因反对拿破仑三世独裁统治被迫流亡,也正是这个经历,前后酝酿二三十年,终于写出来《悲惨世界》巨作。然而被粉了雨果几十年的福楼拜大光其火,难过地说《悲惨世界》太不真实了,书里每个人都性格死板,像悲剧里的人物。“生活里哪有像芳汀那样的妓女,像冉阿让那样的苦役犯?”。其实那是作为铁粉的福楼拜读《悲惨世界》时,只领悟到以往雨果原先某个阶段所定义的观念。思想的演变是一种创造,时代裹挟了人,《悲惨世界》时的雨果正在阐述后人尚没有醒悟明白的救赎和律法的说理,那是一种平衡思想人性道德的秩序。

……

追逐闪烁发光的那颗“星”,还得朝星光熠熠的光亮地方不断奔跑。晚年的雨果,历经沧桑磨砺,一次次艰难的自我修炼,又一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灵魂祷告。

此刻,巴黎孚日广场绿树荫蔽,绿茵、沙砾、喷水池……耳畔,孩子们的嬉笑声响在断断续续的绽放,空气中,不远处咖啡馆的香气在明亮的空间里漂浮。

雨果喝过这家店的咖啡吗?在这里坐过吗?这片土地的芬芳,让人们充沛了馥郁的生命。

这份传承,这份财富,没有人能独自享有,她属于你我共有的全人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85605-1498911.html

上一篇:美术馆的可视记忆
下一篇:博罗市场的钟声
收藏 IP: 180.164.101.*| 热度|

23 宁利中 胡泽春 朱晓刚 孔玲 刘进平 吕健 钱大鹏 刘炜 郑永军 高宏 王涛 崔锦华 钟炳 冯大诚 孙颉 康建 刘永红 朱林 汪运山 李志林 许培扬 张博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7 05: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