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听个学术报告,报告人不容易,我也不容易 精选

已有 9081 次阅读 2013-2-15 14:5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听个学术报告,报告人不容易,我也不容易

喻海良,2013-02-15

昨天,听了韩国某大学教授的学术报告,学习了一些知识。但是,也感觉他演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有几次都比较尴尬。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总结一下,以后自己避免也发生这样的问题。对着这个学术报告,我的感概是,报告人不容易,听众也不容易。

1)报告人声音太小。有时候,就感觉他在自言自语,根本就听不到他在说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因人而异,有些人,像我,大嗓门。有些人,天生就是小嗓子。如果知道自己嗓门小,还不借助一些科学仪器,那就真是为难听众了。

2PPT讲到某问题时,为了说明问题,再寻找之前出现过的某页面,对于这样的现象还不止一次。这个,说实话,很难避免,自己在做学术报告的时候,同样犯过这样的问题。但是,在听报告过程中,看到报告人一个劲地往回翻,真替他着急。对于这样的问题,存在有几个可能性,报告人做完PPT后完全没有进行过试讲。也有可能是,他在报告过程中突然提到了之前没有想到的问题,不过前者还是很多。看着报告人在台上擦着汗,看着报告一页又一页地回到最开始的地方,好不容易听明白了一点点东西,都忘得一塌糊涂了。

3PPT做到一半,突然前进不了,不得不找技术员帮助解决。对于这个问题,在其他场合也遇到过。一般都比较突然,但也让报告人十分着急。至于原因,千奇百怪。有些是笔记本电池没电了,不得不重新充电;有些是报告人不小心,踢掉了数据线或者电源线。至于他的问题,我怀疑是由于点击PPT页面频率太快,直接死机了。

4PPT结束之后,听众提问,报告人似乎听不懂他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能够理解的,的确,在澳大利亚,什么地方的口音都有,不只是他听不懂,我大部分时候都听不懂。如果当时,报告主持人能够帮助翻译一下,就可能会好一些。

说到这,在听学术报告过程中,还经常存在一些情况,如PPT里面放置了动画或者声音。但是在报告进行过程中,无法演示。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可能是PPT拷贝到不同的电脑里面出现设置不一样。但也不排除制作人把动画添加到PPT之后,只是凭经验认为没有问题,没有去验证一下是否可能顺利运行。

对于上面遇到的几种问题,无论哪一个项,都会对报告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学术报告内?我觉得不外乎几条:

1)自己动手做PPT。很多教授,由于时间忙,安排手下做PPT,拿过来后,只是大致地看一下,然后就利用自己的“口才”进行演讲。对于这样的学术报告,如果要特别出彩,那是很难的。对于这种情况,越是大人物,发生的几率越大。

2)正式学术报告前,试讲一次。由于我水平不高,所以,每一次做报告,都会就PPT上的内容预讲两次。的确,很多时候,在PPT上添加内容容易,但是,讲出来就不容易了。

3)在PPT拷贝后,先试验一下运行情况。特别是有些时候软件版本不一样,效果完全不一样。特别是某些高版本的文档,低版本的电脑是打不开的。

4)不要照着文字念。昨天的报告,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听得我都发困。当然,可能韩国人英语不好,也能够理解。但是,自己做报告的时候,还是有必要避免这样的。

听到精彩的报告,觉得余音绕梁,回味深远。听到没劲的报告,真是尿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7889-662005.html

上一篇:2013年,我对中国科教事业的几大狂想
下一篇:我为什么反对“博士生导师资格”制度
收藏 IP: 220.245.44.*| 热度|

23 张玉秀 孙学军 吕洪波 张士宏 王国强 魏武 强涛 王浩 韦玉程 汪晓军 陈冬生 吴明火 耿文叶 徐绍辉 唐常杰 房治 李欣海 金杏妹 丁邦平 zhanghuatian qiyuansui123 yunmu ahsy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