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bwxy197301 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心得。

博文

一家四院士

已有 6107 次阅读 2013-11-28 10:55 |个人分类:生活随想|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院士

“一家四院士”


伍荣生,男,1934年1月17日生于浙江瑞安。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 在大气动力理论方面作出了系统而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特别对边界层动力学与锋生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大气波动动力学中,弄清了大地形对波动移动与不稳定的作用,从理论上解释了气象观测中的某些实际现象。在非线性波动共振的研究中,最早提出共振周期与大气中的中期天气过程有相应关系。在边界层动力学研究中,建立了四力平衡条件下的边界层动力学模型,提出了Ekman动量近似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地形、摩擦与锋生等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了地转适应与锋生理论,该研究结果已被实际工作和数值模拟试验所证实。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伍荣生留校工作至今。他的夫人冯蕊英也是南大毕业,同伍荣生一样在南大气象系工作,现已退休。儿子伍瑞新在南大获得博士学位,现在南大电子工程系任教。媳妇王铁海也是南大毕业后留校工作。


伍献文—伍荣生院士的堂叔父

伍献文(1900—1985),动物学家,鱼类学家,线虫学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伍献文中国鱼类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和水生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鲤科鱼类志》巨著的主要撰写者。在国内率先阐明鲤亚目鱼类的系统发育,并提出了新分类系统。最早组织和进行了中国的海洋与湖泊综合调查。倾心于科研组织工作和人才培养,为中国水生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义燧—伍荣生院士的表兄弟


中科院院士、天体力学家。浙江瑞安人。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南京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非线性科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项目首席科学家。

孙义燧教授长期从事天体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的主要贡献是发现和证明了不具辛结构的近可积系统中不变环面的存在性,由此否定了拟遍历猜测和珀欣猜测。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近50篇论文。自1978年以来,获国家教委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四次。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为国际天文联合会、天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建康—伍荣生院士的堂姐夫

刘建康院士总结了20世纪40年代揭示鳝鱼性别转变规律,为低等脊椎动物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新论据。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总结我国池塘养鱼和大水面的渔业利用经验,以及在我国首先以系统生态学概念开展的武汉东湖淡水生态学研究,为我国湖泊研究和淡水渔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江苏吴江人。1917年生 1938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47年获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早期从事鱼类学研究工作,对鳝鱼性别逆转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


“风云”人生——伍荣生院士访谈录

http://fanya.chaoxing.com/course/160637.html#courseArticle_8820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3146-745360.html

上一篇:超星慕课
下一篇:引用识别模型
收藏 IP: 60.170.236.*| 热度|

5 许培扬 曹聪 俞立平 陆俊茜 强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