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bwxy197301 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心得。

博文

学院科学

已有 3591 次阅读 2009-5-7 15:51 |个人分类:生活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评价, 期刊评价, 学院科学

澳大利亚学者M.Bridgstock等人把科学分为了学院科学、产业科学和政府科学三类。
  其中,学院科学,简单地讲,就是在学术机构里进行的科学活动,这些机构通常是指大学。在学院科学,有两个重要的关键词是:论文和期刊。论文通常是枯燥的专业术语写成的,一般只有科学家能够看懂。另外,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经过评审才能发表。专业期刊是面向专业科学家的,专门为他们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
  这里有一个奇怪的、关于学院科学家和他发表论文的悖论。学院科学家花了很多年时间接受如何做研究的训练,等进行高年级的训练后,他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去做一项研究工作。有些实验做起来既困难又复杂,历经周折;的些实验需要收集成千上万个观测数据,含辛茹苦。在接受训练即将完成之际,以及经过数月实验室的寒窗之苦之后,他终于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接着,他开始坐下来把研究结果写成论文,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投稿。怪就怪在这里,不管他的研究结果多么重要,也不管该期刊多有名气,如果论文发表了,他通常得不到一分钱报酬。更有甚者,许多期刊还收取发表论文的版面费。
  这到底是怎么会事呢?如果科学知识是有价值的,为什么科学家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呢?既然得不到相应的报酬,甚至还要倒贴,为什么他们还要迫不及待地去发表论文呢?原来,这是学院科学本性使之然。一个科学家,如果想在学术上往上走,就必须在本单位提职称,要么跳槽到别的地方,谋求一个更好的科研职位。
  在学院科学系统里,升迁的关键在于是否成功地发表了期刊论文。一般而言,一个科学家发表的论文越多,且同行对论文的质量评价越高,那么他就在学术系统里得到升迁的机会就越大。
  美国人创造了一个短语来描述学术界存在着发表论文的压力,那就是要么发表论文,要么下岗走人(publish or perish)。这有点残酷,但却是现实。
  这种体制的后果有很多方面。
        首先是激励学院科学家多快好省地发表论文。这就形成了一种科研竞赛,每个科学家都要在别人前面做出重大的科学发现,争先恐后。很自然,科学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力争获得科学竞赛的第一名。
  第二个后果是导致科学家群体形成了不同和等级阶层。著名科学学专家和科学史专家Derek de Solla Price(1965)发现,10%的科学家发表了50%的科学论文,并且,经大部分重要科研工作都被这10%的高产科学家所主导着。最优秀的科学家会流向最具有声望的大学,找到最好的工作。这样就会存在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
  第三个后果是正规的出版系统(学术期刊)不能做到及时反映科研的进展。许多科学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通常,一篇论文从投寄,经专家评审到最后出版,一般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出版周期之长,以至于人们读到这篇论文时,都觉得有点过时了,这多少有些无奈。为了弥补出版系统的缺憾,一些不太正式的信息交流传播系统应运而生,如学术研讨会和通信的方式发表论文。
  此外,这种体制还会导致其它一些后果,如学术界存在发表论文的压力,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如伪造科学数据。还有,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交流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资源,但是网上或是电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是否能够得到与纸质期刊同等的待遇还没有规范。
  传统上,大学追求思想自由和观点独立,但由于企业资金大量流入学术机构,学者们发表批评观点就会变得犹豫不决,甚至三缄其口,这种压力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随着企业资金对科学家变得越来越重要,有关忠诚和价值的问题也变得非常紧迫。最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做实验和做课题已不再是单个科学家能够独立完成的了,往往需要更多的合作。
  学院科学系统不是一个静态的系统。学院科学正在发生着变化。现在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发现,大学开始来越重视教学了。那种上课前临阵磨枪、讲台上照本宣科,只管一门心思做科研论文,照样提职称的日子一去不复还了。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一方面是政府认为,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它花在大学上的钱才是值得的;另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支付部分教育费用,自然挑选那些能够给他们提供最好教学的大学。
  还有一个变化是涉及用于科学实验的资金问题。科学不是便宜的东西,所以为了使科学以较低的成本进行,政府鼓励科学家之间要加强合作,与其他机构和工业进行合作。使科研工作更加适用,满足各种实际需求,这种压力越来越大。不同部门和不同机构之间科学活动的关联的程度越来越大。
  
  上面内容只是摘取了《
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一书中很少的一部分内容。更详细的可以阅读:

(澳)布里奇斯托克等著,刘立等译.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清华新人文丛书-科学人文系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3146-230476.html

上一篇:从“一刊一站”到“多刊一站”
下一篇:中国经济的短板
收藏 IP: .*| 热度|

3 赵星 刘进平 贺天伟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