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题”与“问题” 精选

已有 7670 次阅读 2010-8-6 21:45 |个人分类:科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问题, 层次, 自然问题, 人造问题, 分解

昨天上午9点多,我抽空上科学网博客看了看新博文,结果看到了一篇俺本家吕乃基老师的新作“‘门’的隐喻”【1】。碰巧在此之前的半个小时内,我在给几个暑假没回家来实验室做点儿科技制作实验的大二本科生部署任务和讨论问题的时候,谈起了上学阶段所解的“题”和研究中需要提出和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区别,在当时脑子里忽起“拆字”之念——“问”字拆开,原来便是门中之口,看来这次俺算和吕乃基老师“心有灵犀”了一回。现在,我就把当时所想和所说整理出来,来写一篇“题”与“问题”。其实,这篇博文和去年10月我所写的那篇“‘自然问题’与‘人造问题’的迷思”【2】颇有关联,大概可以算是那篇博文的续篇吧。
上过学、考过试的人对“题”都不陌生,特别在当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之下,做题不但早已经成为中小学生们每天生活的重要内容,会做的题有多少、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难度可能无限延伸的新题更是孩子们能否成功升入其心仪的名校的关键。“是页”为“题”,也就是说学生做的题,其实是写在一页页纸上、有明确的对错是非(即所谓的“标准答案”)东西
“题”的谐音,有提、梯、剔、体、替。“题”在有较高淘汰率的考试和考核中所发挥作用,是“剔”除掉那些没能做得出“题”的、因而被认为不合格的人。事实上很多“题”都是源自一些具体事物,本来也曾是有“体”有“形”的,但这种“体”最终被“题”所“替”代,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出题考人,考得好的就“提”到了上一个层级(例如升学),所以“题”现在已经被作为升学的阶“梯”。不过从解题的角度看,也需要循序渐进,就像爬梯子一样一步一步地来,有些初看难以下手的题也能被求解。
说过了题,再说“问题”。“题”是小学生和中学生肩头沉重的负担,“问题”应该是大学老师希望学生能不断提出并设法主动去解决的。在大学里面和以后的工作之中,只会解算习题和考题,不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一般是不受欢迎的。“问题”和“题”,看似只有“问”这一字之差,其实大相径庭。“问题”,意味着要敢于主动地张口去“问”,而不是只会被动地应考。“问题”的“问”,是“门”和“口”组成的,能适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实也就是把自己带到了“门口”。“问”的“口”其实是在“门”之中,一眼望去,好像门的里面还有“门”或者“洞口”,层次可能有很多,这意味着实际的“问题”可能是一层套一层的,如果您心中有提出“问题”之念,不妨在进了一道门(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再进一道们(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其实,如果能学会这样一层层地看“问题”,也为解决问题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面对一个纷繁复杂的难题,如果急切地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找到一个“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像站在波涛汹涌的大河旁边遥望对岸一样苦无良策。经过一番上下求索,或许可以找到一个“渡口”或者“徒涉场”,算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门”路。想真正过河去,还需要“船”或者“桥”。乘“船”要找准“航线”,自不必说。“架桥”则需要先做好一个又一个的“桥墩”或者打下一个个的“桩子”,然后再在其上铺设桥板之类的构件,完成架桥的工作。在解决一个实际的难题的过程中,所谓的“桥墩”或者“木桩”其实就是达到目的之前的提出和解决的一个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这就是我曾多次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过的一个道理:如果考试遇到了最后一道20分的大题,超级难!如果只有最后一问,绝大多数同学找不到思路就会选择放弃,20分全部丢掉;如果这道题有4~5问,恰好是在一步步地趋向最终答案,则大多数同学都会去试试,虽然也只有少数人能得全分,但很多人可能会得到一部分分,不至于“颗粒无收”。善于“分解问题”的人,很可能也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在中小学老师给学生出题(“人造问题”),其实是包办了“提出问题”和“分解问题”这两个关键阶段,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在研究中,学生面对的主要是“自然问题”,提出问题、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通常可能要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承担,这时如何能看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
参考:
【1】    吕乃基:“门”的隐喻
【2】    吕喆:“自然问题”与“人造问题”的迷思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350611.html

上一篇:“一五一十”的约定
下一篇:延边游记(一)
收藏 IP: .*| 热度|

22 李宇斌 周可真 武夷山 刘洋 杨学祥 孟津 诸葛淑媛 阎建民 陈儒军 孙学军 杨秀海 刘雯 吉宗祥 吕乃基 苗元华 耿文叶 侯成亚 鲍海飞 刘晓瑭 刘广明 洪坤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