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踩梯”“爬竿”和“拽绳”的上升 精选

已有 8048 次阅读 2010-1-16 00:30 |个人分类:科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踏实, 上升, 下滑

      吕喆

      今天,吴飞鹏老师在他的新博文“给自己搭一架向上的梯子”【1】中,形象地用梯子作比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学术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具有关键作用的因素。

     我认为,不但个人学术能力的提升如此,其实个人方方面面的发展都应该是个稳扎稳打的“踩梯子”过程,只有每一步都踩得很踏实,才能不断前进和获得稳定的上升。然而,我却不无遗憾地发现,现在很多人是没有耐心找好支点“竖梯子”,然后再慢悠悠地、一步步地“踩梯子”,他们认为这样太慢、太累、太费劲也太没效率了,于是,他们要“跨越式发展”,开始寻找不踩梯子的其它方式谋求上升了。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要想上升,总是需要一个向上的力,来帮助克服地球的重力作用的,这个力可以是来自下面的支持力,也可以是来自上方的牵引力,还可以是静摩擦力。踩梯子的时候,就是靠支持力可以保持不下坠和获得上升的动力。靠支持力上升的时候,如果没有现成的台阶,那就得自己找梯子甚至做个梯子再寻个牢靠的地方支好了,再踩着它一步步地往上爬,做学问便是这样。

       靠上方的拉力也行,这时一般需要个绳子拽着,如果上面有人拉,只要你紧紧地攥住了绳头,就能上去。不过垂在绳子下端的人没有站在梯子或者台阶上的人稳当,难免左右摇晃,还得不时地担心绳子是不是够结实、上面的人是不是在使劲拉你。搞学问也是这个道理,有绳子和上面的拉绳人就相当于上头有人有“关系”,这么拉着(提拔)上得肯定快,所以很多人倾向于这种模式。但是,用这种办法也有犯愁的地方,如果上面的人数和力道有限,而想靠这个上去的人太多,那么被拉的人多半要为上面的人是不是想提拔自己、关系够不够铁而忧心,试想,如果上边的人半道撒手或者绳子断了,那被拉的人可能会被摔得很惨。

       靠摩擦力的典型例子是爬竿子。可以把一根竹竿插到地里立住了,然后手脚并用顺着竿子往上爬,如果体力好,爬竿的速度可以很快,迅速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这好比做学问选对了一个上手容易的研究方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爆发,产出大量的研究成果,成就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不过这样虽然可以很快爬到一定的高度,但却也仅仅是一定的高度,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长远目标,一旦爬到“百尺竿头”就没法“更进一步”了,会缺乏继续上升的后劲儿。爬竿子还有些儿风险:其一是竿子的下边没插住,爬着爬着竿子可能会倒,也就是说一个方向的基础如果不够好(例如出发点就不对,有严重的先天缺陷),搞的人可能会随着方向一起忽然“崩溃”;其二是爬竿的人没抓住竿子,是由于正压力不足导致的静摩擦力小于重力,结果人会不小心也会滑下去,这相当于搞研究的过程中忽然发现底蕴不够和能力不足,目标定得太高太大,难以实现,甚至是牛皮吹大了,结果没弄上去却下来了,反而会搞得灰头土脸。

      以上所说的“踩梯子”、“拽绳子”和“爬竿子”,分别对应目前学术界的学者们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也包括学术能力)的三种的模式。三者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踩梯子”虽然慢,但却异常的稳,是做学术的正道。“拽绳子”见效虽快,但并由于不是靠自己的力量上去的,不够稳妥,而且人上去了以后不管别人咋看,当事人自己可能也没信心;“爬竿子”算是介于二者之间,上去得比较快,但同时也有滑倒或滑下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吴飞鹏,给自己搭一架向上的梯子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739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287617.html

上一篇:Google——雇的是谁家的“狗”?
下一篇:诗咏日环食
收藏 IP: .*| 热度|

23 武夷山 王桂颖 诸葛淑媛 梁进 陈儒军 吴飞鹏 陈安 杨秀海 陈国文 黄晓磊 王婷 苗元华 柳东阳 张天翼 蔣勁松 陈湘明 李学宽 侯成亚 盛弘强 柏舟 丛远新 王萌杰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