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讨论,优先权] 上帝掷不掷骰子?量子力学的波函数与采样定理

已有 306 次阅读 2025-10-10 19:09 |个人分类:基础数学-逻辑-物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讨论,优先权] 上帝掷不掷骰子?量子力学的波函数采样定理

  

  

一、爱因斯坦1922年“新的数学语言”与采样定理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1,2]里,有“②互补性原理。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一个实验可以展现物质的粒子行为或波动行为,但二者不能同时出现。”

   1922年底,爱因斯坦在日本发表《论理论物理学的现代危机》一文[3]。他写到:“人们不止一次地提出过这样的意见,认为自然规律未必能用微分方程来描述。事实上,从量子论的观点来看,是否容许体系有这种状态呢?为了有可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当认为,体系运动的周期,全都只能按照量子规则形成。为了真正证明量子关系,显然需要数学语言。无论如何,用微分方程组和积分条件来记录自然规律,正如我们今天所做的那样,是同合理的想法矛盾的。理论物理学的基础重新受到震撼,实验要求我们能够在更高水平上找到描述自然规律的方法。新思想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呢?谁要是能够活到那个时候并且能够看到这一点,那该是多么幸福啊。

   采样定理1928年由美国电信工程师奈奎斯特(Harry Nyquist, 1889-02-07~1976-04-04)首先提出来的,因此称为奈奎斯特采样定理。1933年由苏联工程师科捷利尼科夫(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Котельников, Vladimir Aleksandrovich Kotelnikov, 1908-09-06~2005-02-11)首次用公式严格地表述这一定理,因此在苏联文献中称为科捷利尼科夫采样定理。1948年香农将其明确说明并正式作为定理引用。[4]

  

二、波函数与采样定理

   1953年春天,费米说[5]

   “There are two ways of doing calcul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he said. “One way, and this is the way I prefer, is to have a clear physical picture of the process that you are calculating. The other way is to have a precise and self-consistent mathematical formalism.”

   “第一条,这一条也是我所喜欢的,是对你所计算的过程有一个清晰的物理图像。

  

   下面,本文尝试给出量子力学的“波函数”与采样定理之间的一个定性的“物理图像”。

   (1)云室[6]可以显示微观粒子的运动轨迹,这说明“物质的粒子行为”是一种客观存在,且具有连续性、确定性。特别是粒子在空间里自由地不受各种干扰(扰动)的运动。

   (2)在局部空间内运动的粒子,如原子核外面的电子,在“超高速”时间观察(时域采样)下,可以观察到其连续性的、确定性的、粒子性的运动行为。

   在“相对慢速”的宏观观察下,当采样的几何尺寸(观察的空间分辨率)明显小于电子的运动范围时,即满足空间上“采样定理”时,该电子的连续的确定性的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采样)后,可以用一个“空间的概率分布”来充分描述[7],即量子力学里的“波函数”对应的物理实质。

   上面的空间上的“采样定理”,是说空间上采样(观察)的几何尺寸,要小于电子(粒子)运动轨迹对应空间曲率的一半以上。

   (3)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大约始于1927年,爱因斯坦“需要新的数学语言”发表于1922年,此时信号分析里的“采样定理”(1928-1933)尚未正式出现。而采样定理的广泛传播,则是1948年香农的“信息论”创立之后。

   (4)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 10-10米。所以,即使核外电子以很低的速度运动,在满足采样定理要求的空间采样下,也是一个十分理想的概率分布的数学结构。在当时,宏观的实体物理实验,很难发现这种数学结构(现有的量子力学)与实际的物理运动的差别。

   换言之:当前精心设计实体的物理实验,专门寻找这类差别,极有可能是解决当年爱因斯坦、玻尔争论的重要实验基础。

   (5)量子态的坍缩,应当与观察(特别是宏观观察)的具体细节有关。在不同的观察(采样)时间的区间内,观察或粒子间的具体的相互作用,与它们的连续性的、确定性的运动行为有直接的关系。这种极高时间分辨率下的确定性,在慢速的观察下(不同的观察次数下),会表现为不同的概率。即,同一波函数,会在不同的观察(相互作用)下,表现为不同的确定性(坍缩)[8]

  

三、小结

   量子力学里的波函数,实质上是微观粒子“空间运动”在“相对慢速”的空间采样下的数学结构。这种数学结构,很自然地可以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来描述,即“波函数”的数学实质。

   亦即,波函数,是在相对慢的采样观察下,粒子在时间、空间上的“连续性的、粒子性的、确定性”的运动,在“一定时间区间”内观察时形成的“空间分布”。这种空间分布,就是粒子在该空间区域出现的概率,即数学里概率的“统计定义”。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2025-06-12,量子力学诠释/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孙昌璞,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215484&Type=bkzyb&SubID=146660

[2] Elizabeth Gibney. Physicists disagree wildly on what quantum mechanics says about reality, Nature survey shows [J]. 2025, 643: 1175-1179

doi:  10.1038/d41586-025-02342-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2342-y

[3]许**、李宝恒、赵中立、范岱年编译.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01,第 175-176 页

[4] 2023-04-06,采样定理/sampling theorem/杨述明,中国大百科全书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509900&Type=bkzyb&SubID=260688

[5] Freeman Dyson. A meeting with Enrico Fermi [J]. Nature, 2004, 427(6972): 297-297.

doi:  10.1038/427297a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427297a

[6] 2022-12-23,云室/cloud chamber/谢一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144600&Type=bkzyb&SubID=105134

[7] 2023-07-18,概率/probability/陈俊波,夏保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457007&Type=bkzyb&SubID=137850

[8] 2022-01-20,量子态坍缩/quantum collapse/陈向军,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134296&Type=bkzyb&SubID=96959

  

以前的《科学网》相关博文链接:

[1] 2025-08-27 17:43,[求助,资料,科普] 爱因斯坦“在新的更高的水平上找到描述自然规律的方法”的原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99338.html

[2] 2025-08-23 20:42,[资料,科普]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13): 希尔伯特 David Hilbert 与数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98842.html

[3] 2025-08-22 20:33,[资料,科普]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12): 庞加莱 Jules Henri Poincaré 与数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98748.html

[4] 2025-08-21 18:43,[资料,科普]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11): 高斯 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与数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98595.html

[5] 2025-08-20 17:57,[资料,科普]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10): 柯西 Augustin-Louis Cauchy 与数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98479.html

[6] 2025-08-19 21:48,[资料,科普]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9):希尔伯特、哥德尔、普朗克、爱因斯坦的感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98354.html

[7] 2025-08-14 20:28,[资料,科普]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4): 【汉译】玻尔 Bohr 观点的概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97698.html

[8] 2024-07-18 22:50,[请教] 《物理学》里光子(光量子)能量 E=hν 精确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2847.html

[9] 2022-06-08 15:39,[找茬,物理学] 为什么说量子理论是“民科们”的经验公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2108.html

[10] 2020-05-28 13:55,[困惑] 量子力学里的波函数坍塌,真的很难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35335.html

[11] 2016-03-20 13:49,量子力学潜在的不严密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63725.html  

[12] 2024-12-27 22:49,[请教,困惑] 庞加莱为何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保持沉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66304.html

[13] 2024-08-14 22:4,[求证,资料] 爱因斯坦的数学水平:陈省身老师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6535.html

   爱因斯坦所遭遇的问题之极度困难是数学与物理学的不同。

[14] 2025-07-25 22:01,[历史,谜团] 假如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二者相“结合”,后果将会是什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95227.html

[15] 2016-03-19 09:06,[建议] 各重要世界奖项都设立“荣誉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63503.html

[16] 2019-07-02 16:11,记忆:南开大学2008年《科学素质教育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7783.html

[17] 2025-10-03 16:29,记忆:1995 年天津大学百年校庆研究生院学术报告会(一等奖论文)证书,整整 30年(三十年,叁拾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504551.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505413.html

上一篇:[打听] 日本诺贝尔奖(科学奖)又开始井喷了?
下一篇:[打听,趣闻,历史] 没有美第奇家族 Medici family 的文艺复兴 Renaissance,会是什么样子?
收藏 IP: 111.33.237.*| 热度|

10 宁利中 刘炜 刘进平 王涛 钟炳 张学文 崔锦华 钱大鹏 高宏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0-15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