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4)

已有 2861 次阅读 2012-2-28 11:58 |个人分类:栏目:主编心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研究生, 博士生, 语文课, 官方下载

——我的导师和我以及我和我的导师
文/冯长根
      看完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想:“我的导师和我”就行了,啰嗦。的确,加上“我和我的导师”,又拖了个尾巴。“我的导师和我”这样的题目,符合语文课教义,又是人人习惯了可接受的,更何况最醒目的是这样的题目让人联想到导师们父母一般的温馨形象,“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题目好,主题也好。而写“我和我的导师”是有风险的,“你有资格这样写吗?”有人会想。这不是没有道理,“我”在前,十分容易被人认为“骄傲”、“自满”,至少有点自以为是。但我想了一想,还是准备用这个带着尾巴的题目。我想说明一个道理。
      我想到了“我的导师和我”。我的第一位导师是陈福梅教授,从1978年到1979年她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其实她在我上大学时就是我的专业课程“首席”位上的老师。说起来好像故事并不多。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大学三年级时,系里告诉大家毕业后可以继续上研究生,这可是当时连想都没想过的事,陈先生——我们都这样叫她——就自告奋勇担当了辅导我们几位准备报考的学生英语的事。她的确像慈母一样。当时的情况是我们班大学英语课早就停了,书店里辅导材料是一本也没有的。陈先生拿了家里的厚厚一本英文“格林童话”让我们用来复习,她也每周召集我们几次拿它讲解。她希望我们考上她的研究生。别的同学后来没报名,我报了名,也考上了,但这本带着老师深情厚谊的“格林童话”的下落却无法记起来了。也许,已经还给了陈先生。其实令我最难忘的是有一次不知为了什么样的缘由,她对我说过这样一个意思的话:长根啊,你虽然学习成绩好一些,但也只能算是在这个班里,要是拿到全校呢?就算是全校,也只是今年你是全校最好,那还有明年、后年呢?更不要说全国呢!全球呢!陈先生说的时候一定比我记在这里的要精准的多,为此我一直记着她的教导。
      我在英国留学时就不仅是一位导师而是3位导师。我到利兹大学——这是陈先生为我介绍和推荐的——在燃料与能源系注册,这个系管理研究生的一位老教授,是我最初有什么事都去找的人,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就是我的导师。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因为我坚持不从硕士生开始念,要直接念博士生。教育部的人告诉我,我去英国是念博士学位的。后来才从他苦口婆心对我的解释中——我的英语太差——知道一年半的硕士学习,在转为博士生时是计入博士3年之中的。但另一个意外又出现了:我坚持不在这个系学习,要到化学院物理化学系攻博。因为我查看资料发现那个系在搞的有些课题(发表的文章等),我在专业课上学习过,熟悉。说了几次,他问我原因,我记得我讲了一些大道理,什么国家需要,等等,似乎燃料与能源不是国家需要。后来有一天,他竟然同意了。不仅如此,他亲自带着我去见了物理化学系的主任,他也就是我的第二位导师。这中间是什么起了作用,我不知道。从此,我和他往来就不多了,好像去过他家,每年注册时要去一下那个系。但他留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是慈祥的和蔼的,这不仅仅因为他满头白发。我的第二位导师和另一位导师——他们带着我搞的课题——其实也是来往不多,但不是没有,只感到他们很忙,多数时候我找不着他们。有时心里着急是有的,但我也知道他们绝不可能随时等着我。手拍胸膛想一想,我攻博得到成功,和导师的来往不是本质的,因为“来往”是受许多偶然因素制约的,本质的原因是我导师们在学术上对我的影响。
      我在利慈大学的故事,上面讲到的事,可以算是“我和我的导师”的故事。作为博士生,我们不仅要“欣赏”“我的导师和我”那样的故事,我们还要实践“我和我的导师”那样的故事。对于博士生导师,则要反过来理解。
      令人震惊的是这样的现实,即对于“我的导师和我”,博士生太熟悉了,故事太多了,期望很多,而对于“我和我的导师”,大家太不熟悉了,故事太少了。这个现象的本质是,“主动性”和“责任感”这样的事,在大家攻博的三、四年“字里行间”丢得差不多干干净净了。可是,该怎么办呢?这实际上说明了博士和导师之间存在着如何和怎样交往的问题。我在2007年开始撰写“主编心语”时,一开始就写了“与导师的交往”问题[1],后来听过我作同名报告的搞研究生教学和管理的老师和领导都反映这个问题重要。当时在讲摸清导师的脾气这一节时,大家听到了这样一句话[1]:“为了更有效起见,你也许需要鉴别你的个性和交往技巧与导师的差别,然后一步一步地消除这些差别。作为学生,这件事的责任在你身上。请记住,你的导师带着自己的脾气已经在科学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经历,你没有必要去犯一个低估自己导师的错误。”这里头份量最重的一句是“作为学生,这件事的责任在你身上。”在个别学生因某种原因在学校自杀(注意是“自杀”),也要学校承担责任作赔偿的时候,这句话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在“我的导师和我”阳光雨露充满晴空和校园时,说要让学生自己“负责任”,的确太冷酷了,也太“没有思想准备”了。王德华在本刊上说[2]:一个集体里有的研究生能够发表CNS,有的研究生一个字都发表不了。难道真的都是导师的原因吗?这引导我们去思考深层的问题,他的短文值得一读。阳光总是温暖的,只愿晒太阳的人们往往也是懒洋洋的,应该指出的是,这也会离开成功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就此看来,多讲“我和我的导师”的故事,对于博士生是有益的。新学期开始了,这一半故事,那一半故事,让我们一起讲好它!
参考文献
[1] 冯长根. 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II)[J]. 科技导报, 2007, 25(10): 78.
[2] 王德华. 真正优秀的研究生是不需要指导的[J]. 科技导报, 2011, 29(3): 8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909-542119.html

上一篇:郭可信与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一篇: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一些经验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