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遭遇与邂逅——由一本书想到的 精选

已有 5194 次阅读 2010-5-13 02:4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遭遇与邂逅——由一本书想到的

忙碌到一定限度,人是会变得麻木的,看起来感觉有些迟钝,很多次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沈阳零下二十七、八度时的那种状态,木木的、呆呆的,像企鹅一般。我不是很讨厌那种神态。前天夜里终于把那本书看完,比原定计划晚了一天,是什么原因已经懒得追忆。闲下来,吸上一支香烟,看烟圈在虚空中缓缓散开,一些美妙的形状在时间中扭曲着,然后慢慢地不见了踪影,回味一下,觉得那本书写的还有些趣味,值得说上两句。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史库森著《当生活遇见经济学》,王跃红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月出版,定价29元,难度系数:3.0,适合人群:所有关心经济现象的人士。马克这本书写的比较简单,说的事情也多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比如赚钱、储蓄、投资、养老以及预测未来等,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无法回避的,能够以简洁的笔法写出来,而不走样还是有些难度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的阅读还是有些门槛的,毕竟他涉及到太多经济学家的理论,这些是无法在如此短的篇幅内完全说清楚的,那需要配合一本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做铺垫,不过能够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现象的经济学意义,对于大多中国人来说,还是有些意义的。当初买这本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书名中有一个词汇:遇见,这是很让人惊讶的事情,如果不是这两个字,也许我只会粗略翻翻,然后擦肩而过。但是看到“遇见”两字,内心中还是有些共鸣,如果是我,我更乐意翻译成:遭遇,而不是遇见。遇见是一种纯粹的感觉活动,而遭遇则是存在者在世的生存方式,它透露出的那种窘迫更能反映出当下的一种隐秘的痛感,而这些是人作为存在者无法忘记的。

对于人生来说,遭遇大多暗含了一种命定的劫数,它是你无法逃避的,该来的总会来,遭遇多了,人会变得很宿命的,个别人也会出现神经兮兮的状态。一般来说,遭遇到的大多是那些我们不喜欢而又无法摆脱的事物。真实的生活恰恰发生在,从旧遭遇的围剿中拼死突围,然后又再次陷入被新的遭遇围困的境地,永不得脱身,直到终了那一天,这个永不停歇的烙铁上的舞蹈才能真正曲终人散。只有一种人可以逃脱遭遇的缠绕,那就是喜欢制造遭遇的人,比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临终时说:告诉人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相对于遭遇,邂逅就要浪漫得多,邂逅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它是偶然的、随机的,完全有可能不发生,邂逅的对象大多是一些美好或者浪漫的事物。邂逅与希望有一种潜在的联系,所有邂逅的对象也是希望的对象。但是,希望不能完全建立在邂逅上,否则希望是会崩盘的,因为发生的机会太少了,几近于幻想。更为重要的是,邂逅有时是对于遭遇的一种抚慰,如果没有了邂逅的可能性,所有的遭遇都可能令人最后无法忍受,变成一种永罚!

附录:与遭遇有关的事情

网上看到昆明又一次公然提出,“昆明拟禁止无居住证者租房找工作,外国人除外。”(中国青年报,2010-5-8),几年前曾撰文批评北京的那个准入证建议,全国人民一起呐喊,好在北京毕竟是帝国的首都,尚有雅量,拒绝了这件荒唐的提案。谁曾想到,这件事又被我们遭遇了,而且遭遇得是那样的冷酷与突然,布告中特意提到,外国人除外。这不就是当代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变体吗?想想这些年中国的有些机构,真的没有进步。私下里开玩笑说:昆明疯了,与其这样,昆明还不如干脆宣布独立算了,何必那么麻烦?还扭扭捏捏的。我们是否可以说,所有人今后都不去昆明旅游了?至于城市管理有难度,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否则要那么多政府机构干什么?也许中国什么都缺,但就是不缺人才。如果管理者干不了,可以打报告申请退休,何必赖在那个位子上,总有人会有能力解决城市管理问题,而不是采用这种违反宪法的行为的。这次遭遇实在来得有些突兀,二十一世纪了,我怎么也想不到还会有这种思路?所有的人都是理性的,在他们无法用手来投票的时候,他们会无声地选择用脚来投票,所谓进城务工,无非是城市相对于农村的比较收益相对较高而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始的农民工进城运动,拉开了农村向城市撤退的序幕,虽然问题多多,但是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同时也说明,农村的状况在变差,否则不会有这么多人会背井离乡到外地谋生的?改善农村的生存状况是根本的出路,随着农村状况的变好,这种状况会逐渐缓解的,在这种痛苦的迁徙遭遇中,在它漫长的坡度上应该有来自政府的邂逅,这也就是我所谓的中国的梦想!我多么希望在漫漫征途上人们不仅仅是遭遇到艰难,而且不时地还能够邂逅到一双手的温暖!

2010-5-13凌晨230于南方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323560.html

上一篇:告别五四
下一篇:思想在哪里飞翔?
收藏 IP: .*| 热度|

23 武夷山 李霞 孟津 刘玉平 阎建民 杨秀海 何学锋 吉宗祥 刘圣林 金小伟 吕乃基 张天翼 孔晓飞 侯成亚 张旭 鲍海飞 唐常杰 左正伟 丛远新 黄璐 夏飞 张玉秀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1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