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统计分析潮汐组合与地震的关系,应注意什么?

已有 5830 次阅读 2016-11-15 09:52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潮汐组合, 地震, 统计相关性

咱先摸摸自2000年以来每年全球地震的家底(图1),每年全球平均发生5.0级以上地震约1834次,6.0级以上地震约164次。




1 2000-2011年全球5级以上地震次数

http://news.163.com/12/0627/17/8518IFI500014AEE.html

算算平均数:一年按365天计,平均每天发生5.0级以上地震约5次,平均每天发生6.0级以上地震约0.45次。

杨老师研究的潮汐组合与地震关系,每个月有4~5次组合,分为A/B/C/D/(E)

显然,统计时得有个最小震级要求,5.0级以上地震几乎每天都有,最小震级取5.0不行,既不能体现潮汐组合的优势,也无法说明地震与潮汐组合的关系。

建议最小震级取6.0吧,这个相当地有道理,这是为什么呢?略微想想就明白了。统计时,分别看看6.0级以上地震落在潮汐组合期间非组合期间的概率,对比下两者哪个概率大?有无显著差异?

这个建议合理吧,杨老师不妨试试,给个2000~2015年间的统计结果,给童鞋们晒晒,看看有无相关性。

杨老师用2008512日汶川大地震说事儿来回应我,显然是找错了例子。按杨老师自己的说法(见附件),汶川大地震恰恰发生在潮汐组合BC之间的非组合”期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呐。我们对汶川大地震的孕育过程分析表明,在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双震震群发生后,可认为汶川地震区处于临界状态(图2),但约32年后汶川大地震才发生。这期间该区经历了多少次“潮汐组合”呐,但汶川大地震偏偏发生在32年后的非潮汐组合期间,这说明了什么?


2 汶川地震区638.2.14-2015.11.21之间CBS值与时间关系

(数据分析时选取MS≥5.5级地震事件;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希望杨老师把上面的功课做做,若有收获或仍有兴趣,可继续讨论。嗯,讨论学术问题,咱得用数据和科学分析说话,不要意气用事。


附件:

20085月强潮汐预警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2324.html

已有 2969 次阅读 2008-4-20 16:07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

200856日为月亮近地潮,5日为日月大潮,时间相差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月。520日为日月大潮,52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进入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具体组合如下。其中,B组合在本月最强,D组合第二。

A组合:

2008 0502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0.00032度,赤道处于高潮区。

B组合:

200856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两两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震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200855日为日月大潮**,三者两两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震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2008 05 08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27.62531度。三者两两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震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C组合:

2008 0515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0.00054度,赤道处于高潮区。

D组合:

2008520日月亮远地点,日月大潮**,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震和冷空气活动较强。

2008 05 22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27.54525度,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震和冷空气活动较强。

E组合:

2008 0529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0.00155度,赤道处于高潮区。

相关:

超级月亮与大地震有无关联性?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1014630

超级月亮激发大震已成事实:2008年5.2汶川大地震与潮汐有关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01478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1014849.html

上一篇:超级月亮与大地震有无关联性?
下一篇:对《Science》杂志公布的第55个科学难题的解答
收藏 IP: 103.77.56.*| 热度|

2 杨正瓴 蔡庆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