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因为评述钱伟长先生而挨骂,我活该吗?

已有 6439 次阅读 2010-8-3 20:45 |个人分类:人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因为钱伟长先生的去世,我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喜欢排名,科学家伙们也喜欢看排名,喜欢被排名。那么,对于已经全部离开人世的三钱,是否大家会关注他们之间的排名顺序呢?

  就做了一件挨骂的事情,那就是给三钱排名。

  一旦要排名,必然要说到谁好谁差,如果都一样好,那就不用排名了,实际上,不排名是不可能的,连佛祖那里还得讲排名顺序呢,正中间坐着今世释迦牟尼佛,左边是药师佛,表示往世,右边是阿弥陀佛表示来世【蒋科学纠正了我的错误认知,告诉我藥師佛是東方琉璃世界的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佛殿里有時供三世佛,過去現在未來,則過去佛是迦葉佛,未來佛是彌勒佛。】。头把交椅是管现在的佛坐的,这个倒也符合ISO9000的规范。

  我的排名,最后其实是这样:

  1,钱三强先生,原子弹之父。博士时期做的工作就已经很漂亮了,后来负责原子弹的研发,又有更好的工作。其夫人何泽慧先生也是让人钦敬的大学者,且对排名没兴趣,认为自己做的工作很简单,不值一提。

  2,钱学森先生,是导弹火箭之“爷”,在美国就已经功成名就。他指导出来的学生和部下是中国这一领域的各项技术之父。

  3,钱伟长先生,是中国近代力学之“叔”,博士期间的工作也很好。回国后又不幸被打成右派,遭遇值得同情,年纪长了之后成为终身大学校长,全国怕独此一家。

  也许里面在比较的过程中有不敬的言辞,尤其在钱伟长先生刚刚去世的当下,引起轩然大波,招来骂声无数。甚至,我的那篇排名文章是评论数最多的,其中一页10几个留言居然全部是被编辑部删除内容的,估计里面的污言秽语比较多。

  首先声明,我是在比较三钱,给他们仨排名,不可能做到将对他们在我国科学史上的最终地位做判定。换句话说,这些都是三人比较,于其他人无涉。

  也因此,我说的似乎不那么“敬”,其实是比较三人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三位先生,我都很尊敬,即便他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以前也曾经做错过事情,都没有影响到我对他们的尊敬。

  我们中国人还是喜欢“为X者讳”。

  尤其是,当一个人正在为自己尊重的人办丧事的事情,突然看到有人过来说,你们埋葬的这个人不如那谁谁谁,即使后面这个谁谁谁确实比这人强,这个时候说也似乎不合适。最好这样的时刻,所有过客都只说好听的话。

  所以,因为评述钱伟长先生,我在这里猛烈地挨骂,那还是很活该的,哈哈。

  骂的语句包括以下几类吧:

  1,死者为大,为逝者讳。

  这是依着中国一向的老传统。当然,如果是评述秦桧这样的人,不管活着还是死了,那是不必忌讳的。【还是秦桧这样的在死的那一刻我们也需要忌讳负面评述??不懂,请教于大家】

  2,你是哪颗葱?有何资格评述他老人家。

  如果因为现在的葱不如以前的葱粗大,就不能对前葱品头论足,也所以,传记作家们全部该杀。

  3,你不了解他,所以不能评述他。

  这就要看怎么才叫了解了?需要了解哪些才能张口说人。

  4,你远远不如人家,没资格评述。

  如果这样,按照中国人的总排名,只有爱因斯坦才有资格评述所有人。而这样的排名我们必须像108将那样,特别明确地排出来,取消所有并列第几的情形。这样,评述资格也就没有异议了。这个顺序是半序,运算过程不可逆。

  5,孩子,你还太小,没资格指点前辈。你没有经历过1957年,不知道当时的情形。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真的需要一个3000岁的老祖宗,他得依然活着,然后我们让他老人家来评述所有中国人,如果他愿意认识的话。

  6,钱伟长先生是一流的,今天的荣誉当之无愧。

  我也没有说他是二流啊,我甚至觉得他可能确实是一流的。我只是在说,他和钱学森钱三强先生比,要不如一些,也许不如得还很多。同时,我也认为他享受了这些荣誉很幸福幸运啊。

  7,谁侮辱我们校长,我们就不饶他。

  这个我就不回应了吧。

  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里对李鸿章有个最提纲挈领的简化评述:李不学无术。

  啊?竟然是这样来评述这位当时西方只知道李鸿章而不知道中国的大宰辅啊。而当时写这本书的梁启超先生才28岁,即便有前面的公车上书这样的大事件,他也还是年轻人啊。

  这里对“不学无术”一词的理解我们另外可以写一篇长文章,这里不去罗嗦它。随后,梁启超先生写道:

  虽然,事易地而殊,人易时而异,吾辈生于今日,而以此大业责李,吾知李必不任受。彼其所谓局外之訾议,不知剧中之艰难,言下盖有余痛焉。【就不翻译了,您看不懂可以请教身边人

  梁启超先生也并没有因为对李鸿章总体性的不高评价而在很多地方不说夸赞之语,该夸的还是夸了。如果我们只摘取负面评价,大概责备28岁的梁启超先生的话也一样可以落到任何敢于评述任何先人前辈的今世人头上。

  而梁启超先生也意识到会有人用类似的话责备传记作者,也就预先在文中作了说明。

  28岁的他老人家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我本来在写那篇文章的时候也想先说下这样的话来着,省得有人过来就义愤填膺的,可是,仔细想了想,觉得来看俺文章的人怎么都也算是科学界的人士了,不必蛇足,现在看,中国目前即便是科学界的各位,其基本水平也没有超过1901年《李鸿章传》出炉时的读者水准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349743.html

上一篇:怎样才算赢得国际学术声誉?
下一篇:系列:机制的故事【11】怎样避免开会时的交头接耳
收藏 IP: .*| 热度|

12 王晓峰 陈海春 陈儒军 曹广福 李阿根 曹聪 刘艳红 吕喆 李志俊 聂广 武京治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