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应急管理(1)——2年前的讲演

已有 4067 次阅读 2008-6-13 21:17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

  [编者按]2006年12月8日,陈安博士在河南大学发表了《应急管理研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研究生培养》的讲演,主要对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发展脉络与趋势,涉及到的主要理论、方法与核心技术等进行了集中阐述,并对自己在应急管理方向研究生培养问题上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里先发表讲演的第一部分。
  
  尊敬的李杰书记、王院长、郝院长,各位老师,同学:
  
  你们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河南大学,在我们工商管理学院和大家一起探讨应急管理的一些问题。
  
  我的山东老家就在黄河岸边,小时候,我就经常在黄河边玩耍,经过了这么多年,黄河的水也是干了又满,满了又干,在河水干涸的时候,我有机会直接迈步跨越它,由我山东老家的此岸到达河西的彼岸(我们那里的人所称的河西其实就是河南了),但是这一步却始终没有跨出去。
  这样,我就一直没有机会到河南,尽管相隔的距离是那么短。直到今天,我终于第一次地来到了河南,来到了美丽的河南大学,这也算是实现了儿时一个模糊的期待吧。
  
  因为今天在这里的不少是还在上本科的同学,所以今天我希望给大家讲十个方面的问题,有的是普及性的,有的则稍微深入一点点。这十个方面的内容是:
  
    一、研究和学习究竟有什么不同?要做什么样的研究?
    二、为什么要研究应急管理?
    三、应急管理是什么?
    四、怎样研究应急管理?
    五、研究应急管理的什么?
    六、应用在应急管理中究竟是什么地位?
    七、我在应急管理中的整体布局是什么?
    八、关于我名下的几个河南大学研究生的情况
    九、关于陈安自己
    十、我为什么看好河南大学?
    
  下面,我们首先从第一个问题开始。
  我在给研究生做讲演的时候,喜欢讲一个特别有趣特别能够说明问题的比喻,我同时喜欢把这个比喻说成是“陈氏兔子第二定理”,为什么叫“第二”呢?因为之前有华罗庚提出过兔子第一定理,当然,这是戏谑的说法了。当时华罗庚先生为了说明导师和研究生的不同,把导师比喻成指兔子的人,把研究生说成打兔子的人,我听到这么一个比喻后觉得特别有趣,真是大师啊,既形象又贴切。后来,我把这个定理给推广了一下,把本科生说成是拣兔子的,兔子已经死在那里了,本科生的学生其实是学习怎么找到一条路径把这条兔子拣回来,做习题,考试,乃至最后的毕业设计都属于拣兔子的一种,当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到毕业设计有点研究性质了,但是我认为虽然有了一点点研究的意味,但事实上还是属于到达已经昏厥的兔子跟前然后一巴掌打死最后再拣回来的过程,和拣兔子本质性的差别不大。
  
  到了研究生阶段,你见到的就不再是一只只死兔子了,而是一个个正在跑着的活物,导师会告诉你那里有兔子在跑着(就是说哪个题目是可以做的),你上课上讨论班,都是在学习瞄准的本领,最后扣扳机,把兔子打倒,再使用本科以前的本领把兔子拣回来。
  
  博士阶段和硕士生阶段有类似的地方,但是我还是愿意把两个阶段区分一下,把博士阶段看成导师告诉你哪片森林里有兔子,你可以把兔子赶出来,然后再用研究生阶段学到的瞄准射击的本领把兔子打倒,最后拣到手里。
  
  博士后的导师已经不纯粹是导师了,而常常被叫做合作导师,很有“白马非马”的味道了,这里的导师可能也不是告诉你哪片森林有兔子,而是说哪里可能有一片森林,里面可能有兔子,大家一起合作去找到这片森林,然后再从里面找到兔子。
  博士后毕竟是个临时工,找到一个研究教学类的工作之后再去指导学生,才算可以去给学生指兔子了。
  
  这是个很不错的比喻,我特别得意于此,所以喜欢到处讲它,实际上,我所讲的这个比喻是把学习和研究分开了,研究的意义就在这个比喻里了,为什么要创新?因为不创新我们就学不会先的本领,只能拣死兔子,而创新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研究,尽管研究要有学习做基础和铺垫,但是,研究的重要性要强于学习。
  
  好,我们接下来谈做什么样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我个人有比较极端的观点,那就是,做什么研究不重要,把自己要做的研究做到世界第一,中国第一,河南第一才重要。
  
  有的人一看到国际主流研究界在做什么研究,就抓紧扑上去,然后跟在那些先行者和大家的后面做一些工作,这确实是一条比较好的研究道路,因为别人的选择肯定也是做了很多前期调研工作的,自己跟上自然是不存在太大问题的。
    
  但是,这样做还是会有一点点的问题,那就是在别人已经开拓了一个方向的基础上再跟随,总会有晚来一步的缺憾。如果能超过以往的人,象爱因斯坦对洛伦兹,自然好,但是这样的可能性比较小。
  
  所以,我觉得做什么研究并不是特别主要的事情,而把这件事情做好才是最要紧的,即便把一个冷门的专业做到全世界第一,别人一想到这个专业方向就想到你,而不是在一堆做某项研究的人群里发现还有一个你更好。
  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以上的结论,我不知道这个例子是不是特别合适。
  冯-诺依曼(Von Neumann)是神童出身的天才,他同时是多个学科的创始人,其中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理论,以及数值天气预报等,我这里不去细说,据说,著名的电影《A Beautiful Mind》(我觉得应该翻译成《美丽的思想》比较合适,《美丽心灵》有点错译)的主角纳什(Nash)在思考后来被命名为纳什均衡的博弈论中的核心理论的时候,曾经和冯-诺依曼讨论过,冯-诺依曼看了纳什的问题,大约是有点轻蔑地说,你思考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一个不动点罢了。
  
  是不动点吗?我想冯-诺依曼是正确的,但是,不动点在数学中是一个特被广泛的概念,很多数学的分支学科都会有不动点,但是,一旦这个不动点具备了经济学意义,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从其数学的角度来看,事实上,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知道,纳什通过研究这一系列的问题,最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这个例子里,纳什把他思考的问题研究透彻了,做到了世界第一,最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果他继续仅在数学的范畴内考虑这一问题,很可能在沮丧地发现确实就是个不动点,之后放弃了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也就会错失了一个机会。
  
  当然,我不知道这个例子是否可以充分地说明我的观点,但是,不管怎样,把自己研究的东西弄成世界第一总是一件特别有价值的事情。
  
  我想我们可以转入下一个论题了,为什么要研究应急管理?也就是说,为什么说我们现在选择应急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28998.html

上一篇:相遇就象彗星之迅忽,象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下一篇:再看“带农村来的妈妈去吃麦当劳”一文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2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