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诠释:不留作业不等于不做作业 精选

已有 4056 次阅读 2013-8-25 11:40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减负, 不留作业

--------------- 来信摘登 --------------------------------

王永晖,

有次我碰到我女儿班上同学的家长,他是天津一重点小学的教师,他说每次
社会的提议,最后吃亏的还是学生自己。例如你提到的减负,他说学校不
布置作业了,也不教那么多东西了,但学生依然需要升学考试,家长
只能通过参加课外辅导班交更多的钱投入更多的精力让学生学到应试技巧,
社会的班越办越火,学校里教的东西越来越少,该学校做的事情都让社会的
辅导班抢了,这样恐怕也不好。要想减负起作用,不但需要学校不布置作业,
还需取缔社会上的课外班,因为大部分学生的家长是控制不住自己不参加课外
辅导班的,特别是看到别的小朋友参加辅导班的时候。

中国的教育问题是个整体问题,只通过一两个环节的控制不但解决不了问题,
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坏。

××(我的一位老师,虽然只比我大一岁,国内)
-----------------------------------------------------------------------------------------


『他说学校不布置作业了,也不教那么多东西了,但学生依然需要升学考试,』


这是一种普遍的误解,像天津重点小学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误解,所以,我已经专门给教育部写电邮,期望他们能有一个诠释性的附注。

就教学本身来看,

课下不留书面作业,并不等于不做作业,而是把书面作业放在学校里完成,把本来应该教师负责的任务,不再推给家长。

这种理解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不加解释,很可能普通家长普通老师甚至学校管理者会有误解,作业涉及到教学九大环节的三大书面环节,是教育的关键内容,不可能没有,关键是放在哪个时间段去做。


请参看以前的博文: 建一个不做作业的中小学,可行否?


下面是我的回信,既然写了,就一块儿贴上来:


××老师


你说的情况,也正是现在老师和家长们普遍反应的,我因此才专门写了博文回应,希望在舆论上能够加强教育部做事的决心。


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支持! 


没有必要取缔课外班,那也不符合法理。英才教育,应该由国家资助,只要国家出手,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至于那种普遍的担心,是另一个问题,不是因为“减负”造成的,而是中小学师资水平低下造成的,怎样提高中小学师资水平,也需要国家这种强权机构的强制力,不能靠中小学老师的自觉自愿,他们不是圣人。



您说的那种普遍的担心,其实在逻辑推理上有很多漏洞,而且也缺乏深入的事实数据来支持。我们都是学习过来的人,我们知道,玩得好和学得好,不是矛盾,真正出来的优秀者,还是这批人,不管外界环境如何,顶多是有些标准的高低变化而已。


如果你小时候,能够得到国家教育体制的特别照顾,就像国外的英才计划那种,想必你现在的成就会更高。

学校的时间很重要,因为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所以,我把课程时间表的改革,作为教改的窗口,而不是教材。

所以,教育部的减负规定,是否会起到反作用,反而助长学业压力,我认为这种担心起码对于我们家来说,是不成立的,同时,减负之后,我也不会担心孩子在未来的人才竞争,我们这些孩子就是学二代,我们这些人,知道怎么学习,指导孩子起来,每天跟孩子在一起,只要稍微花点心思,孩子就会受益很大。

我前年在匈牙利的时候,写了一份两百多页的文档


希望跟以前那篇《大学数学学习与中学的不同之处》一样,再次请你审阅和把关,然后在你有空的时候,我专程去你那儿请教。


祝好!


永晖



附记. 『陈学雷博主的置顶文章误入歧途——评教育部十条减负规定: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现有课程的作业量并不见得太多。』


博主的这一说法,有什么事实依据,做过多少统计调查呢?

就我这个2011级小学生家长来说,减负的规定真的很好,北京已经执行了一个学期,减之后与不减之前,确实差别很大。

小学生不准留作业,是正途!


我的观点是,教育部的规定,代表着国家强力机构的强制性措施,减负的规定,只可能由这种级别来出,应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能不能执行得到,执行得好,那是检验一个国家机构威信的地方,更是当不得玩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43-719549.html

上一篇:英才教育要靠国家资助而不是家长热情
下一篇:小学低年级阶段不留作业的教育学原理
收藏 IP: 202.204.223.*| 热度|

1 李宇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