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NASA参观掠影(2010年11月21日)

已有 3915 次阅读 2011-12-7 08:38 |个人分类:美国纪行见闻(09-11)|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NASA

NASA参观掠影(20101121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美东时间)发布

 

20101121,家人在美国佛罗里达参观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U.S.A.(NASA)发射中心。孩子们和大人都大饱眼福。以下图片20,是即时拍摄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徽章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识别标志

简介

成立

1958729

前身

NACA

总部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员工

17,900[1]

年预算

176亿美元(2009年)[2]

部门主管

查理斯·富兰克·波登2, 执行长

萝莉·贝斯·加佛,代理执行长

网站

www.nasa.gov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转换。转换内容:

  1. 大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台灣: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香港:美國太空總署;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2. 大陆:阿波罗;台灣:阿波羅;香港:太陽神;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阿波罗
  3. 大陆:意大利航天局;台灣:義大利太空總署;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意大利航天局
  4. 大陆:航天飞机;台灣:太空梭;香港:太空穿梭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航天飞机
  5. 大陆:肯尼迪航天中心;台灣:甘迺迪太空中心;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肯尼迪航天中心
  6. 大陆:宇航员;台灣:太空人;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宇航员

[展开]

字词转换说明

字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以达到阅读方便。字词转换包括全局转换和手动转换,本说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术,都属于手动转换。

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英语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3]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行政机构,负责美国的民用太空计划、与航空科学太空科学的研究。19587月29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美国公共法案85-568》(United States Public Law 85-568,即《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法案》),创立了NASA,取代了其前身NACA。于195810月开始运转。自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了美国的太空探索,例如登月的阿波罗计划,太空实验室,以及随后的航天飞机。自2006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愿景是 “开拓未来的太空探索,科学发现及航空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使命是“理解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行星;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启示我们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在太空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进行长期的民用以及军用航空太空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被广泛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太空机构中执牛耳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透过地球观测系统提升对地球的了解,透过太阳科学研究计划精进太阳科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注重于利用先进的机械任务探索太阳系中的的所有天体并利用天文观测台及相关计划研究天体物理学中的主题,例如大霹雳理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许多美国国内及国际的组织分享其研究数据。

目录

[隐藏]

[编辑] 历史

[编辑] 太空竞赛

主条目:太空竞赛

水星-红石319615月5发射,宇航员艾伦·谢泼德成为了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美国宇航员。

苏联195710月4成功地将第一枚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送入太空之后,美国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正在起步的航天工业发展。国会受到此一史泼尼克危机的震撼,要求政府立即采取行动,但艾森豪总统与其顾问团则认为应该更审慎地考量,在数个月的商议后,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全新的政府机构,以领导所有非军事太空行动。

美国的第一颗环地球人造卫星“探索家一号”在1958131日发射升空。同年729日,艾森豪总统签署了NASA的成立,1958101NASA正式成立。NASA以拥有46年历史的研究机构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的四个主要实验机构与其中80名成员改组而成。由在战后迁移美国的前德国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所领导的德国火箭计划,对于美国进入太空竞赛领域有着重大的贡献,被誉为“美国太空计划之父”。陆军弹道导弹署Army Ballistic Missile Agency)和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的一部份也整合到NASA的组织里。

[编辑] 计划

原计划中,在水星计划双子星座计划结束之后的阿波罗计划启动,以在太空中做“有意思”的工作,甚至把宇航员送入月球轨道(并未计划登月)。肯尼迪总统在19615月25的演说中声称美国应该在1970以前“把一个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并把他安全带回来”使得阿波罗计划被迅速调整。阿波罗计划也就变成了载人登月计划。双子星座计划很快变成了为复杂得多了的阿波罗计划提供辅助航天器技术的任务。

奥尔德林阿波罗11)在月球表面行走

包括阿波罗1中美国第一次有宇航员牺牲的事件,阿波罗8首次航天器环绕月球的壮举在内,8年的初期准备之后,阿波罗计划为阿波罗11派遣尼尔·阿姆斯壮巴兹·奥尔德林19697月20登月并于7月24返回做好了准备。在踏出登月舱之后,阿姆斯特朗说道:“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也是全人类的一大步。”到1972为止,共有12个宇航员登月成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赢得了登月竞赛,但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方向,至少失去了以保持保证国会批准高额预算的来自公众的关注和兴趣。约翰逊总统下台之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失去了其主要的政治支持,火箭科学家沃纳·冯·布劳恩被派到华盛顿游说政客。作为后续计划,建立宇宙空间站,建立月球基地,并在1990前由宇航员登陆火星的想法被提出,但是土星火箭和阿波罗计划所使用的设备却无法支持这些目标。阿波罗13氧气罐爆炸近乎失事而差点损失全部3名宇航员的性命,引起了全国上下的注意和关切。尽管阿波罗计划一直安排到阿波罗20阿波罗17为她的母计划画上了句号。这个计划因为预算紧缩(部分因为越南战争的高额支出),和建造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计划而结束。

[编辑] 现状与将来

NASA的“蠕虫”标志,使用于1975年至1992年间

包括马克·韦德(Mark Wade)在内的一些评论家[来源请求]指出,NASA在载人飞行的计划中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况。美国政府花费数十亿美元完成的阿波罗计划以及土星计划中使用的航天器自1970起就不再被使用。虽然阿波罗计划结束之后NASA的财政预算被大幅缩减,但机构内的官僚作风却没有改变,导致严重的铺张浪费,而且器械也没有保持在最佳状态。

美国佛罗里达州:摄于NASA航天计划(STS-95),199810月31

目前,NASA的载人航天计划依靠的仍是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担任的任务包括为在建的国际空间站运送主要的建筑构件和材料。在19862003的两次重大事故中,已有两架航天飞机被毁,导致14位航天员死亡。其中,1986年失事的挑战者号是一架用替换零件拼凑的航天飞机。而2003年的哥伦比亚号则造成美国国内对航天飞机未来的信心大减。NASA目前不考虑建造新的替补航天飞机,而是转而研发新的奥赖恩计划。

NASA计划出现的问题导致了国际空间站计划的停滞不前。按照原计划,国际空间站在2005年应达到七名宇航员的配置,但现在却只有最基本的两名,以致很多计划中的研究项目被推迟。 其他在国际空间站的项目上投了巨资(比如欧洲空间局)的国家因此担心国际空间站会像太空实验室一样以失败告终。同时,欧洲国家和日本对国际空间站的贡献也已经落后于时间表。

2004,美国政府提出了代替宇宙飞船的机组探测飞行器计划,以允许航天局再次将宇航员送至月球。此计划后来演变为现在的猎户座飞船计划。

[编辑] NASA航天计划

[编辑] 载人飞行

[编辑] 参见

航天主题首页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编辑] 其他航天机构

[编辑] 相关作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综合性

[编辑] 更深层次的研究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B%BD%E5%9B%BD%E5%AE%B6%E8%88%AA%E7%A9%BA%E8%88%AA%E5%A4%A9%E5%B1%8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515738.html

上一篇:两外孙初获AIS Star Citizen奖,校长与外孙共进午餐
下一篇:西雅图港登上阿拉斯加Norwegian Star游轮前后掠影(2011年8月20
收藏 IP: 67.172.3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