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降解脂质小分子通过铁死亡杀死癌细胞
孙学军 2025-5-10 15:40
降解脂质小分子通过铁死亡杀死癌细胞 一种能够激活被锁存在溶酶体(一种细胞器)中的铁,进而诱导细胞死亡的小分子,或许能为治疗耐药性癌症提供一种方法。 开发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是一项持续的挑战,而化疗仍然是许多癌症治疗手段的基石。然而,癌症常常对化疗产生耐药性。例如,具有耐药性的 “持留性” 癌 ...
125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微纳米气泡氢水灌溉提高空心菜对镉的耐受性:根际微生物群落的调节和氧化应激的缓解
孙学军 2025-5-10 09:57
微纳米气泡氢水灌溉提高空心菜对镉的耐受性:根际微生物群落的调节和氧化应激的缓解 亮点 - 通过地下滴灌(SDI)系统向植物根际输送微纳米气泡氢(MNBH)水。 - 施用微纳米气泡氢水可改善植物生长、光合速率和根系形态特征。 - 施用微纳米气泡氢水可清除活性氧,并减少镉在植物体内的生物累积,从而缓解 ...
个人分类: 植物氢气效应|1236 次阅读|没有评论
首次发现铜绿假单胞菌能够消化医用级塑料
孙学军 2025-5-9 05:42
首次 发现 铜绿假单胞菌 能够消化医用级塑料 铜绿假单胞菌能够产生一种可以分解可生物降解塑料的酶。 彩色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了铜绿假单胞菌(蓝色)附着在人类有纤毛的鼻上皮细胞上。 铜绿假单胞菌(蓝色)对人体有害,且常存在于医院环境中。来源:于尔根 ·伯杰/科学图片库 本周发表在《细 ...
74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双功能析氢水凝胶用于糖尿病伤口治疗
孙学军 2025-5-8 12:35
双功能析氢水凝胶用于糖尿病伤口治疗 研究 亮点 - 设计了一种将纳米颗粒转化为二维纳米片的实验方法。 - Z型异质结展现出双功能光催化活性。 - 有效整合光催化产氢与葡萄糖降解。 - 氢气的抗炎和清除活性氧(ROS)作用,与降低葡萄糖水平协同发挥作用。 - 协同调节微环境,促进糖尿病足溃疡(DFU)伤 ...
个人分类: 诱导氢气|124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罕见基因突变使人只需3小时的睡眠就能保持良好状态
热度 1 孙学军 2025-5-7 13:56
罕见基因 突变 使人只需 3小时的睡眠就能保持良好状态 不需要太多睡眠?与少量休息也能保持良好状态相关的基因突变 这种基因变异是已在那些不需要大量睡眠的人群中发现的少数变异之一。 一个俯拍视角,展现了一位情绪低落的年轻女子,她躺在床上,紧抱着头,床单是白色的。 有些人在睡眠很少的情 ...
625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调查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少年多沉溺社交媒体
孙学军 2025-5-6 08:15
有心理健康问题少年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更多 这项调查询问了 3000多名英国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经历。来源:乌特·格拉博夫斯基/Photothek/盖蒂图片社 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比同龄人更多 ——平均而言,在平常的一天里要多出50分钟。一项针对3340名英国青少年的调查 ...
668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肾脏替代治疗新策略:吸入氢气+富氢透析液
孙学军 2025-5-5 08:21
肾脏替代治疗 新 策略:吸入氢气 + 富氢透析液 Medical Gas Research 慢性肾脏病仍然是全球范围内一项重大的健康挑战,相当一部分患者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这就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RRT),如血液透析(HD)。尽管透析技术不断进步,但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会经历更高水平的氧化应激和全 ...
个人分类: 氢气医学临床|87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毛细血管血流的调控者周细胞TRPC3
孙学军 2025-5-4 07:09
传统观点认为,小动脉中的平滑肌细胞负责对血管内压力做出反应,从而对脑血流进行内在调节。然而,在本期《科学信号》杂志上,费里斯(Ferris)等人证实,毛细血管的收缩是由周细胞 , 一种环绕在毛细血管周围的壁细胞 , 因压力而产生的去极化所导致的,并且这一过程是由TRPC3阳离子通道介导的,这表明 该通道对于 ...
64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缺氧诱导因子将血糖控制不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联系起来
孙学军 2025-5-3 06:24
缺氧诱导因子将血糖控制不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联系起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是糖尿病极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全球劳动年龄人口失明的主要原因,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为神经视网膜提供代谢支持的微循环系统开始出现渗漏、恶化,最终异常生长进入眼睛中生理上 ...
546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将暴露组学融入生物医学
孙学军 2025-5-2 06:27
将暴露组学融入生物医学 评估全方位的环境暴露因素将促进人类健康 插图: ELYMAS/华盖创意(SHUTTERSTOCK)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个体在一生中接触到的多种环境因素会影响其健康这一观念,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1)。水中的化学物质、营养不良以及社会压力源等多种因素的 ...
6344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8 1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