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r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iro

博文

按标题搜索
置顶 · 欢迎访问生态模拟团队论文网站
2022-4-23 15:39
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模拟研究团队,所发表的论文全文和培养学生的学位论文,可以在下面的链接中找到: papers.agrivy.com 欢迎访问、交流、合作 于强QQ: 1375576758, Email: yuq@nwafu.edu.cn
个人分类: 消息篇|356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我的大学:(4)农业气候学
2016-6-26 12:23
如果大学四年,还有一位老师对我的学习有印象,那一定是教农业气候的王雪娥老师。农业气候不像农业气象有那么多基本理论和概念,它更注重方法,也更实际。 王老师口才很流利,说话很快,不拖泥带水。也很自信。感觉她对专业问题非常熟悉。 那是 ...
个人分类: 人物篇|31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我的大学:(3)政治
热度 1 2016-6-17 09:11
在大学,政治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党史和政治经济学。实际上,这是非常有用的课程,然而很多人认为是说教的。 我对自然辩证法没什么好说的。记得是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女老师教的。照本宣科吧。我只记得我交的作业,回答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 ...
个人分类: 人物篇|433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我的大学:(1)化学
热度 1 2016-6-11 12:34
我读了丘吉尔的自传,从里边找到些许安慰。在伊顿公学,他说每次都是考试后才发现自己的无知,而老师总是有能耐找到他的弱点。我在大学学习的化学,确实让我有着类似的、刻骨铭心的体会。 记得大学里的第一节课,是化学。那是在教学楼的 401 教室。入学教育以后,我真是期待 ...
个人分类: 人物篇|399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我的大学:(2)植物生理学
热度 2 2016-6-11 12:21
如同《大气物理学》之于气象学专业,《植物生理学》应该是农林、生态等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不设置植物生理,就等于把学生排除在与植被相关的领域之外。 1. 教材 我学习的植物生理学,首先教材在当时就是高大上。它可是正式的出版物,不似我们农业气 ...
个人分类: 人物篇|424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一马毙犬于途
热度 9 2016-6-7 12:28
刚才跟学生说到写作的 “ 简洁 ” 的问题。简洁是用最少的字表达同样的意思。我想起王天铎先生举的一个例子。说: “ 有一只狗,卧在马路当中,突然一匹马奔来,把狗踩死了。 ” 怎么说最简洁? 曰:“一马毙犬于途。” 补充: 说到文言文的精炼,胡适在推广白话文的时候,说也可以精炼。他举例政府邀 ...
个人分类: 交流篇|4897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9
多尺度的水分利用效率:叶片、冠层、产量和水分供给
热度 2 2016-5-24 17:55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途径,虽然说干旱区的作物产量受制于水分,但是它们常常受到其它因子的强烈限制。作物的水分利用的潜力可以分解为四个部分,从不同的尺度来衡量,即潜在的水分供给,有多少水提供作物消耗;蒸腾与蒸散之比,或者蒸腾占水分供给之比;蒸腾效率(或者 蒸腾系数 ),即光合与 ...
个人分类: 交流篇|593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动手很重要
2016-5-23 06:34
博士生刚入学,还不知道做什么。第一步,看文献,熟悉这个领域;第二步,好好琢磨,思考和提炼。但是很多学生就卡在这里了。一个想得太大,希望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个大方向明确,但是无从下手。 我的建议,不管你怎么做,先动起手来。选好自己的研究尺度和 ...
个人分类: 创新篇|41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要不要让学生参与写项目申请?
热度 22 2016-5-22 08:30
最近审阅自然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颇有感触:对青年基金,申请人不太明白套路。20多万的项目,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内容偏多,求全、求大。实际上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很好了。另外一个题是立论依据,讲了一通重要性,没有提出问题。不知道要做什么、解决或者回答什么问题。 &nbs ...
个人分类: 交流篇|18076 次阅读|23 个评论 热度 22
记陶炳炎老师二三事
2016-5-22 07:12
我在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系读书时,陶炳炎老师曾经担任过系主任。现在旅居加拿大,最近在系友的微信上联系上了,勾起往日的回忆。 陶老师没有带过我的课,上大学的时候了解并不多。对陶老师的直接印象,还是快毕业的时候。那是陶老师给我们研究生的考生们的一次 ...
个人分类: 人物篇|52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