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bil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bilu

博文

笔者研究衰老的逻辑

已有 1809 次阅读 2021-11-1 11:51 |个人分类:衰老生物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类的寿命太短了,平均才70多年,很多愿望还没有实现就老了死了,而且死亡也太可怕了,为了向天再借500年,笔者从小就立志要攻克衰老这个千古难题。

关于个体为什么会衰老?笔者最早在1998年发表的专著就提出:导致个体、器官和组织的衰老原因,是因为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内的端粒和其它未知重复DNA(当时笔者还不知道rDNA)缩减造成的,而非成体干细胞数量减少,同时笔者也反驳了线粒体DNA的突变是导致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IMG_20190102_083431.jpg

笔者认为,端粒和其它重复DNA的作用是做为执行遗传程序运行的时钟,当时笔者称为“细胞衰老钟“。通过倒拨细胞衰老钟,就能让细胞和个体返老还童[黄必录. 衰老的机理意义及治疗[M]. 北京:燕京函授医学院, 1998:1049–1064.]。

到了2007年,英国科学家Anastasia在顶级杂志Nature上提出,导致个体衰老的原因是成体干细胞数量的减少,而细胞核的DNA突变是造成成体干细胞衰老的原因。

英国科学家的理论当然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现在已证明个体衰老与成体干细胞数量减少无关,甚至小鼠衰老过程,造血干细胞还增加了5~20倍。最近也证明了DNA突变也不是造成衰老原因[Robinson, P.S., Coorens, T.H.H., Palles, C. et al. Increased somatic mutation burdens in normal human cells due to defective DNA polymerases. Nat Genet 53, 1434–1442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1-00930-y]。

到了2010年,美国科学家也在Nature上提出,成体干细胞的端粒缩短和线粒体DNA突变累积是导致个体衰老的原因[Sahin E, Depinho R A. Linking functional decline of telomeres, mitochondria and stem cells during ageing[J]. Nature, 2010, 464(7288):520–528.]。

这次美国科学家也错了,因为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Wirget和Hayflick把衰老的细胞的细胞核置换成年轻细胞的细胞核,结果是衰老的细胞恢复了青春,并按年轻细胞分裂次数继续分裂下去。说明决定细胞衰老的部位是细胞核,而非细胞质中的线粒体。还有,延长造血干细胞的端粒并不能完全回春[Allsopp R C, Morin G B, DePinho R, et al. Telomerase is re-quired to slow telomere shortening and extend replicative lifespanof HSCs during serial transplantation[J].Blood,2003,102(2):517-520.],说明除了端粒,还有另一种重复DNA调控着细胞的衰老进程,如rDNA。

已发现小鼠造血干细胞rDNA拷贝数会随着衰老而减少[Xu B,Li H,Perry JM,et al.Ribosomal DNA copy number loss and sequence variation in cancer[J].PLoS Genet, 2017,13(6): e1006771.]。

几年前笔者就知道了衰老的细胞rDNA拷贝数也减少,但无法确定rDNA减少是否是导致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由于各种细胞衰老都有P53水平升高,因此笔者决定查一下rDNA与P53有什么瓜葛,结果发现真的有瓜葛,于是笔者提出了新的衰老理论《细胞衰老的端粒DNA和核糖体DNA共调控假说》,该假说可能是细胞衰老的终极理论。超级截屏_20210702_035711.png-原创:黄必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40171-1310409.html

上一篇:盘点各种征服衰老方案的可行性
下一篇:为什么我提出的衰老理论是可信的
收藏 IP: 175.42.160.*|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