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中国问题石膏板
热度 4 麻庭光 2011-1-28 02:01
再说干墙之风波 14 个月之前,干墙风波开始发酵之际,我写了博文《 干墙风波之我见 》,分析了其中的来由与因果,读者寥寥。最近看到中美的石膏板诉讼风波又在升级,国内专家的应对手法非常落后原始,心中又有一点想法, ...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4015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4
火灾的节能哲学
热度 3 麻庭光 2011-1-24 10:16
火灾的节能哲学 这年头,最时髦的说法也许是节能。翻开科技部的节能手册,一条令人印象深刻的规定是随手关灯,我称之为随手关灯的节能哲学,就是抓小放大,不懂节能规律的做法。能量被开发出来,就是要利用的,电能不用也不会自动存储起来,另外不用电能,不是浪费了硬件的投资了吗?不用能 ...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4160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3
因火而死说死刑
麻庭光 2010-12-15 08:36
因火而死说死刑 昨晚看了一个纪录片《 Dealth By Fire 》说的是一桩冤案,将对美国火场调查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笔者有所感触,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1991 年 9 月 23 日,德州一小镇发生一起离奇火灾,死亡 3 名儿童,其父(当事人)毫无损伤。虽然当事人 Cameron ...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5989 次阅读|3 个评论
常识错误可杀人
麻庭光 2010-11-21 12:18
常识错误可杀人 消防领域的常识是不断变化的,比如电梯逃生,一方面人人都是不能乘电梯,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发展又不能不乘电梯,这样导致我们一直在盲目地宣传,脱离实际地宣传的一条逃生常识是,火灾来临时不能乘电梯。然而这已经不再是常识或真理了,美国的《生命安全规范》的附录中有允许使 ...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6631 次阅读|14 个评论
该如何敬畏生命?
麻庭光 2010-11-18 07:28
该如何敬畏生命? 网上有位读者,抓住我的一句话毛病,给我作如下的评语,让我很不爽,郁闷了半天。我这里反问一句:什么叫作敬畏生命? 很令人寒心的话,如果消防研究者这样冷血的旁观,比大火本身还可怕。不是改变动词和主语就能改变您的固有观念的,如果通过接触了无数的案例最终 ...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5774 次阅读|10 个评论
今夜上海谁无眠?
麻庭光 2010-11-16 06:15
今夜上海谁无眠? 通常,高层建筑火灾是社会发达的标志之一。美国在七十年代,经历了高层火灾多发的局面,通过长期的教育和科普,现在已经较少发生了(上一次发生在 2003 年 10 月 17 日,芝加哥附近 Cook 县政府大楼,死亡 6 人)。过去,我常常纳闷国内为何没有特别的高层火灾,只有一个稀奇古怪 ...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9164 次阅读|5 个评论
说说吉林之大火
麻庭光 2010-11-7 06:40
说说吉林之大火 为何吉林大火多? 自从 2004 年 2 月 15 日的吉林新百大火( 54 死 70 伤), 2005 年 12 月 15 日吉林 辽源中心医院特大火 灾( 37 死 95 伤)以来,吉林又传火讯( 2010 年 11 月 5 日, 吉林市船营区珲春街商业大厦火灾, 19 死 28 ...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5315 次阅读|4 个评论
妖魔化学好促销
麻庭光 2010-10-24 04:14
妖魔化学好促销 晓明同学真逗,欧洲刚刚发生 匈牙利铝厂废水泄漏事故,他在这里宣扬化学被妖魔化了,未免高估了普通民众的认识水平。科学有时候还是要为政治服务的,而政治需要考虑民众的普遍认识,人民的认识却是被广而告之所左右的。在缺乏有效科普手段的情况下,谎话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诚 ...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4954 次阅读|4 个评论
煤火失控因人祸?
麻庭光 2010-10-3 01:52
煤火失控因人祸? 最近有一篇文章和我对着干( 新京报 《内蒙古煤田灭火调查》 ),偏要从人祸角度来解释乌达煤矿煤火失控的原因,这里再次表达一下我的个人看法,人祸的对立面是制度问题,大家都不敢面对制度问题,所以人祸论无休无止。不能认识到制度的困境,煤火问题永远没有解决 ...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4842 次阅读|4 个评论
防灾避难靠认识
麻庭光 2010-8-12 23:26
防灾避难靠认识 最近我对人祸的认识虽然得到推荐,但认同率不高,这是中外舆论对灾难宣传得到的不同结果(特别是国内对人祸论的一面倒的宣传)。笔者思前想后,再增加一些对灾难态度的中外差别的认识,以及科普的重要性,并突出灾难来临当自救的认识。 1. &nb ...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398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0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