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对付养老院消防问题的美国经验 精选

已有 3247 次阅读 2015-6-26 20:21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FSES

对付养老院消防问题的美国经验

 

美国虽然和中国一样占据相同的纬度,因此气候差不多,可是和中国的左派过多相比,美国的盎格鲁传统导致右派横行。河南鲁山养老院火灾事故,随着有关方面同意一人补偿50万元而悄无声息。这是典型的左派思维,只要能够维稳,不惜控制信息流动和经验教训,当事人和其他民众很难得到真正有用的消防教训。这里我们来看一看右派美国是如何对付养老院火灾问题的。  

大约50年前,美国也曾经经历过医院和养老院火灾问题,比如1961年康州的哈特福德医院大火。于是有一些人游说国会,通过一项联邦法,让每一所疗养院必须符合《生命安全法规》(LSC),以满足医疗保险和医疗福利的要求。一旦法律通过,涉及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建立的精心的监督和检查制度的巡查系统。有时,这些是根据国家消防队长的指导下,有时是在国家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然而,每个调查员被要求以书面形式证明,除了某些明确列出的不足项目以外,该设施完全符合《生命安全法规》。针对养老院,消防执法工作是非常完整彻底的,许多设施要么倒闭或要么进行大修。美国联邦法规也延长了要求,要求医院符合《生命安全规范》,或者通过联合委员会医院(JCAH)的认可也可当做变通的认证。这导致在某些领域的联邦检查人员和JCAH检查人员之间的竞争,看看谁对安全问题最挑剔。

许多改进的费用是由纳税人的养老医疗(medicare/medicaid)补助基金来支付。1975年卫生教育和福利部(现在的健康和人群服务部,相当于中国的卫生部)要求美国国家标准局NBS调查既符合《生命安全规范》的实质而又不僵化符合《生命安全规范》的每一项具体要求内容的可能性。它们的作用是保证消防义务、保障设施安全、经济的关注、以及减少因正在进行的节目冲突的愿望的综合所推动。消防安全评价体系(FSES)就是这项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有一个既考虑消防安全,又关注预算,减少安装成本的负责机构(就是联邦政府)。

消防安全评价体系的努力是一个讨论消防障碍的好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单项障碍是验收过程。获得安全认证的主要机制是提交列入生命安全规范内容的书面系统。这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审查和评论的委员会论坛。通过FSES发现养老院的薄弱环节,补偿措施,可以从经济成本上选择最简单的改进办法,而不必大改,是FSES的最大价值。当FSES概念被提交通过之时,有一些人对此表示担忧。那些对建议的有效性表示担忧的人陷入两个重叠的阵营。两者都关注消防安全评价体系为可能不同于那些《生命安全规范》的设施开发另外一套系统的要求。业主或他的代表使用FSES可以为独有的设施生成一套规定(即量身定制的规范,如果你愿意的话)。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要求可能会比《生命安全规定》更严格,而一些要求较不严格。有时,通过FSES分析产生成百上千种替代办法,帮助决策者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需求和预算的消防方案

作为一种对付旧建筑符合新规定的补偿办法,FSES可以迅速找到旧建筑的补偿性安全措施,可以通过对旧建筑增加消防环节的办法来增强其消防性能,这比推倒建筑,或重新设计要节省很多,所以FSES受到美国各地各级政府的欢迎。最近20年,FSES应用得比较少了,这是因为美国建筑的标准化过程已经完成,所有新建筑都全面符合《生命安全规定》,所以旧建筑不符合《生命安全规定》的情况大大减少,减少了相应的需求。

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正在经历美国的发展过程,旧建筑如何通过评估来跟上新的逃生安全标准?美国的FSES似乎是一条显而易见的,可以跟随的道路。面对极其复杂的养老院设计标准和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同一套方法,可以查找每一套养老院逃生设计的薄弱环节,然后通过系统推荐的改进措施来纠正,似乎是中国未来养老院发展的必由之路。美国现在已经不需要FSES了,中国安全形势的发展已经达到了40年前的美国水平,这是采纳FSES的必要性和主要原因。

 

图,1970年代,主持FSES开发工作的GSA消防工作领导人纳尔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992-900838.html

上一篇:说说抄袭与原创
下一篇:从台湾粉尘爆燃看安全文化
收藏 IP: 36.63.157.*| 热度|

3 赵凤光 蔡小宁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