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按标题搜索
[转载]中西医真正融合了吗?——一个基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的系统评价
2025-5-21 11:49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506 次阅读|没有评论
樊群:那一年,搭上了幸运的列车(2)
2025-5-19 21:09
听话的乖乖女 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我又是陪伴父母时间最长的孩子,是他们的心头肉。 1970 年初,哥哥姐姐们全都下了放,大学也停办了,父母亲从华中农学院下放到洪湖老塆,我就从华农附中来到老塆中学;1972年初,华农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父母被分配到新洲分院,我也从洪湖龙口高中转 ...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88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樊群:那一年,搭上了幸运的列车(1)
2025-5-18 21:28
引子 早几天,收到班级同学发来的邀请函: 亲爱的同学,现诚邀您参加我们班级同学编纂的有关1977年高考的回忆录。请您在百忙之中,拨冗写下那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下面是我草拟的一个写作提纲,您可以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加以增减。 1. 您的年龄,出生地,家庭成员,父母亲的职业,兄弟姐妹几个,家庭经济 ...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88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古代显学墨家缘何淡出历史舞台?
2025-5-17 22:00
墨家作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其衰落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包括外部政治环境的剧变,也涉及学派自身的局限性。以下从思想、政治、社会及组织四个维度解析其淡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一、思想内核与时代需求的错位 1. 过度理想化的社会主张 兼爱非攻的实践困境: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要求无差别的普遍之爱,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2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脚气病的历史
热度 1 2025-5-17 21:52
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的历史跨越数千年,其病因认知、流行特征与社会影响在不同文化和时代中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以下是其历史发展的综合分析: 一、古代中国的脚气病认知与流行 1. 名称与早期记载:中国古籍中提到的“脚气”并非现代的真菌感染脚癣,而是维生素B1缺乏症。早期医书如《内经》称其为“厥”或“痿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24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疾病史:15种重大疾病认识与干预的重大转折》——维生素缺乏症(1)
2025-5-16 22:24
所谓维生素缺乏症,指的是由于长期缺乏某种(或某些)维生素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或许有人会问,维生素缺乏症是重大疾病吗?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维生素,维生素缺乏症包括哪些疾病? 一、维生素与维生素缺乏症 (一) 发现 维生素的价值 2012 年,在维生素发现1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举办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134 次阅读|没有评论
《疾病史:15种重大疾病认识与干预的重大转折》——糖尿病(4)
2025-5-16 16:51
(二)基础医学指引下的治疗学进步 由于不能从解剖和生理上认识糖尿病, 18 世纪之前的西方医生虽然尝试过各种千奇百怪的治疗方法,但收获甚微。后来,随着发病机理认识的逐渐清晰,现已明确:葡萄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正常情况下人体会将所不需要的多余的糖转化成糖原分子储存在骨骼肌、肝脏里,或转化为脂肪贮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23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疾病史:15种重大疾病认识与干预的重大转折》——糖尿病(3)
2025-5-15 22:28
三、糖化学赋能:从尿糖、血糖检测到动态监控 上文提到,胰岛素的发现与血糖水平的测定密切相关,而胰岛素的提纯也与其检测方法不可分割。可见,实证科学的进步少不了技术方法的支持,二者相互促进,形成加速效应。 (一)糖化学的发展史 人类对糖类物质从认知、利用到科学研究的漫长过程,涉及古代文明的应用、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1121 次阅读|没有评论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及濛溪河遗址群简介
2025-5-15 15:39
按:同学转来一个关于濛溪河遗址的视频,让我看的惊诧无比,连忙开始检索。原来,这个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排名第一的遗址(按时代早晚排序),其基本情况和主要价值大约如下: 2024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终评项目共有20个入围,最终入选的十大项目包括(按时代早晚排序): 1. ‌ 四川资阳濛溪河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01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刘思远:张国良教授团队研发全球首款结核杆菌检测新工具CRAFT,彻底改变传统结核病诊断模式
2025-5-14 21:18
据《 结 核病东方论坛》 2025年05月14日 15:57 广东报道,全球首款基于血液的结核杆菌检测技术问世,只需1毫升血,120分钟内精准识别结核杆菌。 长期以来,结核病的诊断一直让患者和医生倍感困扰。传统的结核病诊断需要患者提供痰液样本,但很多患者干咳、无痰,或者无法有效咯出深部痰液而难以完成检测,导致诊断 ...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1734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 1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