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及濛溪河遗址群简介

已有 377 次阅读 2025-5-15 15:39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按:同学转来一个关于濛溪河遗址的视频,让我看的惊诧无比,连忙开始检索。原来,这个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排名第一的遗址(按时代早晚排序),其基本情况和主要价值大约如下: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终评项目共有20个入围,最终入选的十大项目包括(按时代早晚排序):

1.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为东亚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系统性证据,保存了罕见的远古社会全貌,包含石器、动植物遗存,填补了现代人演化研究的关键空白。

‌2.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揭示了距今9000年前后的三重聚落结构,是研究早期农业社会形态的重要实证,完善了南方稻作农业的文化序列。

‌3.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出土陶器等遗存,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特征,对理解西北地区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4. 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填补了西藏中部高海拔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空白,展示了独特的渔猎与农业混合生业模式,为高原人类适应研究提供新视角。

‌5.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商代早期重要城址,出土青铜器等文物,是长江中游文明与中原文明交流的见证。

‌6.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西周都城遗址,近年发掘深化了对周代政治、礼仪制度的认识,是“考古中国”项目的代表性成果。

‌7.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西周燕国都城遗址,出土带铭文青铜器,为研究西周分封制和北方疆域治理提供关键证据。

‌8.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战国时期大型墓葬,出土大鼎等珍贵文物,对研究楚国历史与文化具有突破性意义。

‌9.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揭示了汉代西南边疆的行政与军事体系,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重要实证。

‌10.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佛教遗址,出土石膏大佛脸等文物,展现了丝绸之路宗教文化交流的繁荣。

附:旧石器时代的《百科全书》——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

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2025年04月19日 09:02 北京

发掘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郑喆轩

1. 基本情况

东亚现代人的由来是学术界与公众聚焦的热点问题,以四川省资阳市濛溪河遗址为代表的濛溪河遗址群,为揭开这个谜题提供了系统性全新证据。

濛溪河遗址群第一地点(即濛溪河遗址)发现于2021年,面积约1.2万平方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至2024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开展考古发掘,共发掘300平方米,其中2024年发掘面积50平方米,已累计出土编号石器、化石标本1.51万件,大中型木质遗物0.21万件,收集各类土样1.79万份(已浮选1.27万份),挑选植物种子及果实等6.22万件,石制品与化石碎屑20.2万件。同步调查确认了包含86个遗址点的濛溪河文化类型的遗址群,广泛分布在沱江和涪江流域的浅丘地貌区,其文化面貌是以硅化木为主要石器原料,制作以刮削器为主的小型石器组合为;并同步发现硅化木原料点120余处。考古队坚持问题导向和保护同步,联合国内外权威专家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其中测年显示遗址处在距今8万~6万年,是现代人演化的关键阶段;同时,遗址饱水的埋藏环境极为罕见地保存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远古社会,是国际罕见的同时包含丰富石器、动物与植物遗存的“全科型”遗址,是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唯一发现有丰富植物的遗址,并确认了系列国内国际最早阶段的行为现代性证据。

2. 主要价值和意义

(1)约距今10万~5万年的濛溪河遗址群硅质岩小石器工业的发现,系统填补中国南方到东南亚本阶段文化的空白,为东亚早中期石器文化转型研究提供关键实证。该石器文化是首次在华南发现稳定的且明显有别于南方大砾石石器工业的类型,与东亚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显示出东亚早期现代人因地制宜、灵活机动的文化特点。

(2)确认中国南方早期现代人行为特征。石器、骨器及国际罕见的木器构成立体的工具体系。多样的刻划和穿孔,是东亚首次集中性、系统性出现的象征性行为证据。结合动植物等其他发现和利用证据,形成世界同期最复杂及系列最早阶段的行为现代性集合,展现了东亚早期现代人意识及社会行为的复杂性,对认识其由来与发展提供了系统新证据。

(3)前所未有的丰富动植物遗存特别是植物遗存填补本阶段植物发现与利用空白。动物包括国内乃至国际最早阶段地对水生(鱼、鳖等)、大型食肉类(熊、虎等)及鸟类等的利用实证。植物包括浆果类(葡萄、乌蔹莓等)、坚果类(核桃、橡果等)以及其他大量可食用类型(花椒、接骨草等)共37科53属,许多植物是最早在考古遗址中的发现。同时,发现系统性用火,切割砍砸行为,剑齿象的集中处理及橡果富集等特殊区域等大量动植物利用证据。

濛溪河首次揭示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采集经济和对植物资源的认知和利用能力,将被认为更晚时期才发生的食物“广谱革命”提前,为认识东亚乃至全世界早期现代人行为提供了具有唯一性的新材料,系统全面地揭示了早期现代人的完整“食谱”。其中,对药用植物信息的提取,更是开创了人类演化历史研究的新领域、新纪录。

(4)华南本地传统的新型小石器文化及遗址群的发现、一系列现代人行为的确认、对动植物的广谱利用和晚更新世早期栖居形态与景观的复原,清晰展现出百万年人类史关键节点上的历史场景,填补现代人演化研究的关键时间、空间及人类行为、文化空白,有力地证明了过去认为相对“滞后”的东亚古人类并不沉寂,相反,其石器技术不仅继承了本地传统,并相当活跃地发展出各类复杂的现代性行为,是对一系列国际重大学术问题特别是东亚现代人起源演化和源远流长的早期文化发展认识的重大突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85842.html

上一篇:刘思远:张国良教授团队研发全球首款结核杆菌检测新工具CRAFT,彻底改变传统结核病诊断模式
下一篇:《疾病史:15种重大疾病认识与干预的重大转折》——糖尿病(3)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4 宁利中 许培扬 郑永军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7 1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