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史上最牛的用户研究大作 精选

已有 11022 次阅读 2012-12-18 11:34 |个人分类:学海拾贝|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图书馆学, 情报学, 用户研究

图谋按:浏览了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王贤文博士《科学家工作时间一文被Nature报道》博文,进一步进行了延伸阅读。窃以为,《Exploring scientists’ working timetable: Do scientists often work overtime?》堪称史上最牛的用户研究大作,值得广大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人员学习与思考。特此辑录相关资料。
1 王贤文.科学家工作时间一文被Nature报道.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53655&do=blog&id=643585
2012年12月13日,Nature出版的第492卷7428期对我们的一篇关于科学家工作时间的论文进行了专文报道。
Lab life: Balancing. acthttp://www.nature.com/naturejobs/science/articles/10.1038/nj7428-299a
2张双虎.熬夜加班已成科研常态.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21128115956126988.shtm
王贤文等人一直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从事该领域的研究。2011年12月初,王贤文在Springer (斯普林格出版集团)网站浏览论文时,发现许多期刊首页都有近期下载最多文献的数量统计。
 
“我很好奇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王贤文说,“进一步了解就发现了realtime.springer.com这个平台,立即想到可以用这个工具作一系列研究。”
 
realtime.springer.com是Springer于2010年10月份发布的一个实时监测平台。该平台以世界地图的形式在页面上实时展示了世界各地从Springer数据库下载文献的情况。
由于数据变化速度非常快,王贤文等人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才找到把这些稍纵即逝的数据完整记录下来的方法。此后该小组进行了两个多星期的监测,获得近200万条全球科学家的下载时刻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论文写作。论文投到该学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后,很快就被录用了。
 
“其中同行评审仅历时18天。”王贤文说。
3 Exploring scientists’ working timetable: Do scientists often work overtime?.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51157712000545
Abstract
A novel method is proposed to monitor and record scientists’ working timetable. We record the downloads informa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real-timely from Springer round the clock, and try to explore scientists’ working habits. As our observation demonstrates, many scientists are still engaged in their research after working hours every day. Many of them work far into the night, even till next morning. In addition, research work also intrudes into their weekends. Different working time patterns are revealed. In the US, overnight work is more prevalent among scientists, while Chinese scientists mostly have busy weekends with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4 曹俊.科学家的工作时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6183-602706.html
大连理工大学王贤文等人通过监测Springer上科技论文的下载情况,分析了各国科学家的工作时间。主要结论:
1)论文的下载次数基本上正比于该国发表的SCI文章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科学家基本上没有周末。美国、德国、中国科学家的周末工作强度分别是平时的68%,64%,77%。
3)科学家基本上不分上下班。如下图。
4)美国人是夜猫子(会不会是作者没把IP与时区的对应算对?);中国人与美、德的生活习惯差别非常明显,工作时间呈现三峰结构,即中午要休息,吃饭的时间比较规律(也比较认真 ^_^)。而西方人一般中午不休息,吃饭大概也没准点。
5 一个考察科研人员生存状态的独特视角发现:熬夜加班已成科研常态.http://fhss.dlut.edu.cn/Display.aspx?NewsID=45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643887.html

上一篇:闲话学术专著出版
下一篇:我的2012年有点不平凡
收藏 IP: 122.194.216.*| 热度|

14 赵星 唐常杰 陈安 曹学斌 王迪 刘桂锋 刘淼 王恪铭 魏青山 章成志 杨小林 yinglu huangpulingk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5: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