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做人与做学问

已有 3503 次阅读 2011-7-23 16:57 |个人分类:学海拾贝|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哲学, 做人, 做学问, 邬昆如

 
图谋按:本文“串烧”自邬昆如主编《哲学概论》绪言部分。既简要阐述了“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又总结了无论做哪一种学问都得具备的三种本事。可资为人为学镜鉴。 
 
摘编自:邬昆如主编.哲学概论._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如果一位专家学者,穷其一生钻研跳蚤,非常了解跳蚤右后腿的寄生虫的性格、寿命、生活范围等等,当然是位专家学者;但是,如果他不晓得人生的意义,不知道如何做人处世,我们还是会为他惋惜,认为他的生命是舍本逐末。为什么?因为人生的首要任务是“做人”,完成人生的目的,而不是在“做学问”。“做人”是本,“做学问”是末。(p24) 
 
作为“学问的总体”、“学问中的学问”、“旁通统贯”所有学问的“哲学”,其重要性就是因为其他所有学问的特殊性、个别性;而哲学用其普遍性统一所有的学问,使其最终目的都定位在“安身立命”、“安和乐利”的人生目的的完成。(p24-25) 
 
无论是做哪一种学问,都得有三种本事。首先,站在该学问的外面,以纵向的巡视,仔细审视该学问的“历史发展”,它如何开始?它存在的合理性?有哪些思想家在这方面投注了心力?又有何成果? 
 
在客观地纵向审视了该学问发展的历史之后,第二重做学问的本事就是:走进该学问的核心,探讨它的“内在含义”。“内在含义”是了解该学问的核心课题,分析该学问的结构,各部分相互间的关系,这属于横向的探讨。 
 
学问的第三重本事,就是不可陷入“内在含义”中,成为该学问的俘虏,而应该脱身出来,再回到自身主体性的地位,站在当代的立场,审断该学问的“当代意义”。“当代意义”显然是学者本人的“创见”,不像前面的“历史发展”和“内在含义”方面,学者要尽量客观地阐述该学问的种种,但在“当代意义”中,学者就必须用“智慧”,相当主观地批判该学问,试断它当前的意义,对当代人生的利弊得失等。(P25)
 
 
相关资料: 
西方数千年文化流变中,13世纪应是文化阶段中最辉煌的时代。从1200年开始,继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创立之后,西方诸地区的大学如雨后春笋,发展神速。大学显然是全方位知识发展的场地,其中收集了过去知识分子的研究成果:图书馆中的藏书;集合了当代优秀的知识分子:大学老师门;同时招收并训练未来的知识分子:学生。知识分子(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的大集结,原就是“大学”(Uni-versitas,拉丁文字义是Versus Unum,“趋向统一”)的最主要功能。有了各方面的人才,就可以有全方位的知识摄取。知识分子的集结,是图书、老师、学生。(p15) 
图谋注:所摘部分为该书绪论部分,系邬昆如先生所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467642.html

上一篇:性福启示录
下一篇:科学网博客印象
收藏 IP: 117.92.162.*| 热度|

3 赵星 文双春 liguoshu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