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S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rSun

博文

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

已有 6020 次阅读 2009-2-10 13:31 |个人分类:学术交流|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 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

2008年的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活动来的比往年要晚一些。直到7月22日,由王辰教授召集,北京的沙龙积极分子在北京朝阳医院开了一个座谈会。这次会议讨论了以后的沙龙活动主题和安排,并决定沙龙纪要作为常设栏目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关于这次座谈会的纪要已刊登在2008年第10期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本来我负责的沙龙活动在2008年只有一次,是关于临床指南的应用情况。年底的一次活动本来由王辰教授负责,但他临时有急务,晚点儿才到,我就跟另一位教授替他上场,开了个头。

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活动迄今已成立12年多了。2006年7月26日北京的呼吸科医师为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成立十周年举办了庆典活动(图1,我与导师罗慰慈教授合影)。《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的编辑老师为了出一本纪念册,广邀老专家和青年医师题词或撰文。我自知还没到题词的份儿,况且字也不会写,还是写一段文字以记之吧。这篇短文名曰《十年杂记》,令我费神不少。印制出来的纪念册十分精美,除了青年医师的各色文章外,还有医学大家的题词(图),足见呼吸学界对沙龙的重视和期待。我的这篇短文的电子版可能是随着旧电脑一起扔了,今将这段文字从纪念册上抄写下来,权作博文一篇,供同好指正。抄写当然不是重写,但排版印刷中的个别错误还是更改了的。例如第二页中有几句话是别人文章中的,却不知怎的跑到拙文,我自然不便掠美。再就是改了几个标点符号。

十年杂记

沙龙,法文salon之音译,即客厅之意 —《辞海》

17世纪末叶和18世纪法国巴黎的文人和艺术家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集会,谈论文艺,后来因而把有闲阶级的文人雅士清谈的场所叫做沙龙。泛指文学、艺术等方面人士的小型聚会。例如艺术沙龙,摄影沙龙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十年前,当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成立时,沙龙之意应该是指青年学者的小型聚会吧。因为我们这些人既不是有闲阶级,也谈不上是文人雅士,更没有贵族妇女的招待。当时倒常有美食招待,而且也是名副其实的小型聚会,最初大概只有十几人参加。当时在北京的青年呼吸医师每每以能够参加沙龙活动感到自豪。当时的《沙龙通讯》更是为大家所喜爱,收到之后必仔细阅读,并相互传阅。我有幸第一次作为沙龙的召集人(主持人),大概是在1996年的下半年或次年的上半年吧。那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念正是呼吸领域的热门话题,作为年轻的呼吸医师,都为一个古老的专业出现的新的研究领域而热血沸腾,虽然对其定义尚存疑惑,但也认识到该领域的研究一定大有可为。当时就COPD概念的论争,国外杂志上真是连篇累牍,反而使得大家越看越困惑。那次沙龙活动当然没能把COPD的概念辩论清楚(怎么能辨清楚呢?),这就像我在发言时,引用的某杂志发表的某专家述评中的一句话,大概是“Those who are not confused with the definition of COPD are confusing”(大意是:对COPD的概念不感到困惑的人是令人困惑的)。但辩论的结果终究还是“碰出了一些思想的火花”,COPD成为大家极为重视的研究课题。后来不过几年的时间,我国呼吸病学界在COPD的研究方面便取得迅速发展,成为呼吸专业最活跃的研究领域,更不再纠缠COPD的定义或概念是否令人困惑了吧。我的第二次主持沙龙活动,更可以说是收获甚丰,学习到很多东西。那次活动的主题是“胸腔积液的诊断”。当时提出该话题,并不是一时兴起。记得在北京协和医院做研究生期间(1995年),我担任呼吸病房的代理主治医师,遇到一例疑难的胸腔积液病例。大查房时曾提到了胸液间皮细胞计数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我的导师罗慰慈教授和呼吸科主任朱元珏教授都鼓励我复习一下协和医院的病历。我认真研读了300多份胸腔积液病历,受到很大启发,也深刻认识到胸腔积液的诊断,远不似自己认为的那样简单。我们青年医师,正是积累经验,获取新知的时候。新知识可以来自书本杂志,但经验就只能从临床实践中获得了。沙龙不但要关注呼吸医学的研究进展,还要重视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分享。胸腔积液作为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不乏极具挑战性的病例。成功的诊断基于最基本的临床资料的收集。在胸腔积液的诊断过程中,判断渗出液和漏出液是关键的一步,这也是我们在查房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像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到底有没有介于渗出液和漏出液之间的胸腔积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胸腔积液?” 如果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基本的鉴别指标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查,是不是能更好地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为了使沙龙的话题更有针对性,我设计了一份表格,以便了解北京市几家医院呼吸科住院胸腔积液病例的诊断情况。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广发医师、解放军总医院胡红医师、北京协和医院许文兵医师、北京积水潭医院夏国光医师、海军总医院王洪武医师(现在北京煤炭总医院),都给与大力支持,很快将表格汇总起来。分析病例共668例,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在沙龙活动中进行了热烈讨论。后来在时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主任王娟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将资料总结发表在该杂志上。有意思是,20064月份的沙龙活动又一次涉及到胸腔积液的诊断问题。但这一次就大不一样了,呼吸医师手中有了更有力的武器:北京朝阳医院童朝晖医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广发医师都介绍了可弯曲胸腔镜诊断胸腔积液的体会,让大家看到了胸膜病变的镜下大体表现(有非常漂亮的图片展示)。我本人也介绍了十余年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利用硬质胸腔镜诊断胸膜疾病的经验总结。而就在6年前的沙龙上,我们6家医院总结的病例中只有20例接受了胸腔积检查。

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在“圈内”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其实影响已不限于这个“圈内”,可以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记得我在2000年夏天赴美进修,暂时不能参加沙龙活动, 在美期间怅然若失。 忽一日,我的高邻,也是青年呼吸医师的宋勇博士(现任职南京军区总医院)对我说起:你们北京的呼吸沙龙影响还是蛮大的,你在沙龙中很活跃吗(我基本每次都参加,而且喜欢提问)。这对我来说,是很值得沾沾自喜的,遂追问起你是如何得知的。宋博士便提到了那个网站的名称。在美期间,这个网站上发布的《沙龙通讯》使我感到自己仍然是沙龙成员,只是有点“隔山观虎斗”的味道。

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之所以成功地走过十年,而不是像有的沙龙那样昙花一现,个人以为以下三点(当然不限于这几点)最为要紧,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顺便提一点发扬光大的建议),当可以看到20年、30年之呼吸学者沙龙。

1.参与。青年医师的热心就不用多说了。目前每次活动都有数十人参加,几乎包括了北京各大医院的中青年医师。主题发言的医师,准备认真,报告精彩;参加者更是带着问题前来,讨论自然热闹。特别值得感谢的是,《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的各位老师,每次活动从发放通知、组织参会,到印发《沙龙通讯》,都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十年如一日。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她们的精心组织和积极参与,呼吸沙龙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2.活力。沙龙一开始就本着“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王辰医师语)的宗旨。刚开始的几年,还真有不少思想的交锋,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已经不是青年医师的何权瀛老师,每次活动必到,每到必有妙解,思想之活跃,思维之敏捷,话语之犀利,让我们青年医师自愧弗如。我本人就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如何做医生、做科研。不过,一个仍值得商榷的问题是,有时沙龙活动给人感觉更像青年医师的“学术研讨会”,演讲的人中规中矩,提问的人客客气气。如何更好地体现沙龙的特色呢?第一,参加者是来“清谈”的,而不仅仅是来“倾听”的;第二,选题要体现“争议性”,而不是要体现“权威性”。

3.选题。十年沙龙,话题不断;不但覆盖了呼吸病学的各个领域,而其还涉及到临床医学的方方面面,例如最近一次沙龙活动的主题就是医学法律纠纷与维权。沙龙主题紧紧把握最新动向,及时反映该领域的热点问题,例如SARS和人感染禽流感,都在沙龙上进行过全面讨论。临床病例讨论是沙龙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如何能让参与者有更大收获,仍有可为之处。例如,疑难、罕少见病例固然能引起大家的兴趣,但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治思路和经验总结,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没见过一例淋巴管平滑肌肉瘤病,并不说明你不是一个高明的大夫;没有认真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呼吸医学的研究热点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固然是沙龙应该关注的;但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与提高,经验与体会,更值得分享。不久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杂文,请了一位教授讲听诊器的故事(Markel H. The stethoscope and the art of listening. N Engl J Med 2006;354:551)。其中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大意是“听诊器一经创造出来,就不可逆转地拉开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尽管只是一根空管子那么长的距离。今天,先进的无创成像技术和其他各种技术能让我们极其精确地看透人体,这种距离也就越拉越长了(原文是指数增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9004-214077.html

上一篇:初识zur Hausen
下一篇:听诊器发明者Laennec的故事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1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