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提高实验效率的几个基本举措

已有 4692 次阅读 2014-6-7 02:26 |个人分类:经验交流|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实验效率, 举措

提高实验效率的几个基本举措

  

蒋继平

201466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希望自己早出成果,多出成果。而出成果的早晚和多少是由实验效率决定的。不用多说,实验效率高的,当然就会早出成果和多出成果。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实验效率呢?我现在以我在科研领域工作几十年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来谈谈这个方面的个人浅见,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用。在谈这个话题前,我得首先声明,因为我的专业是在生命科学领域,所以,我这里谈论的可能只适合这个领域的情况,而对其他领域的实验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 严谨的规划。大家知道,生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研究生命规律的实验一定需要与某种生命体打交道。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生长代谢有其本身的规律,它们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对生长代谢进行相对的调正,从而影响它们的代谢和生长进程。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在实验室培养细菌,不但要根据这个细菌的菌种特性和对环境的要求来配置适当的培养基,更要掌握好这个细菌的生长速度。要是你培养的是一种致病菌,是用来接种的。这个致病菌的致病毒性决定着这个实验的成败,而这个致病菌的毒性在生长过程中有明显的变化,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它才会达到最大毒性,也就在这个时候使用这个致病菌才会获得最佳效果。因而,对于这样的实验,掌控时间是很关键的一个要素。精确地掌控时间就需要严谨的规划。这种规划一般包含几个试验因子,最主要的是接种原和受体的生长状态。这是因为受体的生长状态也关系到实验的成败。绝大多数情况下,受体的不同生长期对病菌的感病性有明显的差异。鉴于这样的情景,我觉得这个举措几乎适用于所有生命领域的实验。

  • 团队的合作精神。这点实际上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可是,我还是提出来加以强调它的重要性。团队的合作精神对提高工作效率是非常明显的。做的好的话,它可以使一个团队的工作效率成倍地提高。我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这点。当我需要购置一定的仪器设备时,我总是按照公司规定通知我的顶头上司,并且直接将我的购货单发到公司的采购部。通常情况下,我的上司接到我的要求,会在24小时内批准我的要求。后来,他干脆通知采购部,凡是我的采购请求,不要他的审批,在任何情况下可以立即采购。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效率就很高。中间没有任何耽搁。当然,要获得上司如此的信任,还是需要一定的素质的。这个素质就是诚实可信,高度负责的职业记录。我的感觉是,建立一个团队合作精神并不难,最主要的举措就是懂得尊重,养成一个相互尊重的气氛。我对周边所有的同事,不管是上级还是下级,都非常尊重。所以,我的下级们对我的工作是乐意支持的。要是你的下级或者同事不心甘情愿地与你合作,那么你的实验很难获得应有的结果。你一定懂得我的意思。

  • 留足余地。一些生命领域的实验对时间的要求很严格,我在上面已经说明了其中的原因。而要在关键的时间内顺利地按照实验的要求进行操作,就必须对所有的实验材料留有充足的余地。具体地来说,假如你需要对2000个植物进行接种,你实际需要10 个培养皿的菌种。但是在实际制备菌种时,你应该制备13个培养皿的菌种。我的个人规则是保持30% 的余地。一旦某些培养皿出现意外污染,也不会对整个实验产生大的影响。这看起来有点浪费的味道,可是,实际上是非常经济划算的。因为30% 的份额一般可以确保100% 的成功,是以少换多的举措。要是没有这个保障,一旦实验不能如期进行,那就得重新安排,包括重新播种等事项,那很划不来。

  • 高质量的实验环境。这个实验环境包括实验室的规划和运作程序以及各种仪器设备的运转状态。一个高质量的实验室必须要确保所有重要的仪器设备的全天候正常运作,并且有应急的措施,各种试剂和工具齐备,实验室整洁有序。要是一个实验室的试验操作台上经常乱放着用过但是没有清洗消毒的工具,那么,这个实验室的管理就不合格,更谈不上高质量的实验环境了。我的实验室始终保持着整洁有序的状态。这样的环境使我的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我很少碰到培养皿被污染的情况。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交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3132-801142.html

上一篇:见义勇为也要讲究策略和量力而行
下一篇:中国科技界低效能的原因浅析
收藏 IP: 74.118.233.*| 热度|

5 蒋敏强 周健 柳海涛 张长命 徐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