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serendipity(偶然发现)一词的由来
热度 1 武夷山 2025-7-16 06:24
serendipity(偶然发现) 一词的由来 武夷山 JSTOR Daily 电子杂志2025年7月11日发表了加拿大记者、写手Emily Zarevich的文章,What Is Serendipity?(什么是偶然发现)。请DS翻译了全文,我修改调整。译文如下: 什么是塞伦迪普(Serendipity,或偶然发现)? 我们常常将意外之事归 ...
个人分类: 科普小兵|32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推荐一篇好文章“《黑神话:悟空》为什么会出现”
武夷山 2025-7-15 18:38
推荐一篇好文章“《黑神话:悟空》为什么会出现” 武夷山 《开放时代》2025年第4期发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洪喆的文章—— 《黑神话:悟空》为什么会出现——“长90年代”的技术浪漫主义与“80后”的多重时间。 我觉得此文非常好,故特意推荐。请大家点击链接阅读此文: https://www.open ...
个人分类: 阅读笔记|51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鞠熙|把妖从魔中解放出来
武夷山 2025-7-15 18:14
鞠熙|把妖从魔中解放出来 开放时代杂志 2025年07月14日 (转自《开放时代》杂志公众号)(插播百度百科的“鞠熙”词条: 鞠熙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宗教民俗学、道教地理及北京寺庙文化研究。她作为中法合作项 目“北京圣城:北京内城寺庙碑刻与社会 ...
个人分类: 换一个角度|201 次阅读|没有评论
Maria Popova谈AI时代的创造力
武夷山 2025-7-15 05:57
Maria Popova 谈AI时代的创造力 武夷山 保加利亚裔美国学者Maria Popova最近在其个人网站The Marginalian发表文章, Uncoding Creativity in the Age of AI: What Makes a Great Poem, What Makes a Great Storyteller, and What Makes Us Human (解码AI时代的创造力:什么造就了好诗,什么造就了优 ...
个人分类: 译海扁舟|49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参加基金委管理学部评审会——日记摘抄1112
武夷山 2025-7-14 05:25
参加基金委管理学部评审会——日记摘抄1112 武夷山 2017 年7月7日 上午院长给大家讲创新驱动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不错。下午参加“两学一做”工作会,督导组的马宏建(科技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和孙洪来听会,战略院全体参加。起草莱兹多夫对马克思科技观的认识(博主今注:即 https://blog.sciencenet.cn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6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博文细分类:文学杂谈2
武夷山 2025-7-13 10:20
博文细分类:文学杂谈 2 武夷山 3. 谎言之真实( 2007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364.html 莱文想,既然写非虚构作品的传记作家可以讲故事,那么反过来为什么不行?伟大的小说家往往都是高度敏锐的观察者,都擅长于搜集事实与数据,正如科学家一样。科学家试图从原始数据中发现规 ...
个人分类: 旧文重温|58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浏览译文《恩格斯论科学》——日记摘抄1111
武夷山 2025-7-12 06:33
浏览译文《恩格斯论科学》——日记摘抄1111 武夷山 2017 年7月3日 上年浏览刘则渊学生翻译的《恩格斯论科学》,并写博文“读贝尔纳的《恩格斯论科学》”(博主今注: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64439.html )。上午10点开通气会,讨论2008年预算事。现在本院成了公益1类机构,只剩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33 次阅读|没有评论
‌聊天机器人亦有各自的语言特征
武夷山 2025-7-11 06:58
‌ 聊天机器人亦有各自的语言特征 武夷山 《科学美国人》杂志的 Today in Science newsletter (今日科学简讯) 2025 年 6 月 10 日发表以下短讯,我请 DS 将这篇短讯译成了中文,我做了个别调整。 聊天机器人的专属语言 ‌ 语言学家卡罗琳娜·鲁德尼茨卡( Karolina ...
个人分类: 科普小兵|83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博文细分类:人才杂谈1
热度 1 武夷山 2025-7-11 06:23
博文细分类:人才杂谈 1 武夷山 1. 我们该向德国学习什么( 2007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136.html 人才定位多样化。 人的先天禀赋不一样,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德国人多年来并不认为,所有人都上大学是值得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德国儿童在接受 4 年小学教育之后 ...
个人分类: 旧文重温|83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日记摘抄1110——中信所就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工作30周年对我进行采访
武夷山 2025-7-10 06:04
日记摘抄1110——中信所就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工作30周年对我进行采访 武夷山 2017 年6月26日 与JRC(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的学者一起开研讨会一整天,各自介绍政策研究成果。我主持上午两个session,对方的Jonkers先生主持下午两个session。我方报告人有:宝明、李哲、迎春、卢阳旭、谢飞、焕焕、张俊芳、书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6 1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