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李远哲先生印象

已有 2318 次阅读 2014-4-29 16:12 |个人分类:杂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北京, 诺贝尔, 科学家, 理事会, 座谈会


最近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先生作为ICSU(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国际科学理事会)的新任主席,到北京参加IRDR会议。其间,组织了一次小型座谈会,李先生就地球资源环境面临的挑战问题做了专题发言,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讨论。我应邀与会,近距离接触了一下李先生。

 

李先生讲话慢条斯理,对每个人的讲话或发言都听得很认真,时有插话讨论,并做一些记录,显示出学者风度。他的发言流露出较深的忧患意识,很希望能做些事情,也希望能说服更多的人一起努力。对ICSU这个平台很看重,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与各国的科学家一起探讨问题,开展合作,发出声音。

 

他一边讲,一边用PPT演示,我简要做了些笔记,大致如下:

 

我的专业是物理化学,也可称为化学物理。在学生时代曾有两个志向:一是做一个好的化学家,二是能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打造美好的世界。现在参加ICSU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做些事。

 

人类自古以来是依靠太阳获取能源的,一直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工业革命后情况改变了,开始依赖化石能源,且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这一能源结构的变化改变了世界。

 

有人曾经问过甘地,印度的生活水平何时才能赶上英国,甘地当时就回答说:英国是依靠所有殖民地的资源作为支撑,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水平,我们能有几个地球来提供这些资源呢?言外之意,印度无法复制英国发展之路。

 

台湾科学家曾做过研究,地球上的平均气温升高一度,洪水灾害会提高10倍。目前温室气体仍在持续增加,离温度上升两度的阀值不太远了。

 

人类面临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会出现灾难,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有人对我说,来不及了,远哲,你将来也不在了,何必要如此担心呢?也有人讲,将来都不在的人讲的话,不要相信。这些我都是不能接受的,不能这样想问题,我们应为将来还在的人负责。

 

目前的世界人口已达70亿,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要达到90-100亿。我们要清醒,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地球确实已被过度开发了。联合国也不可能提出要求控制人口,因为美、欧、日的人口在下降,还希望增加,而非洲、印度的人口在上升,也没有有效控制措施,各国的情况不同,但中国的人口政策确实为控制人口做出了贡献,美国指责侵犯人权是没道理的。

 

谈到减缓开发,确实有人不接受,特别是非洲,生存条件还很差,不开发怎么办?所以有人说,要死一起死,不是我们的责任。说服美国人也很难,他们承认过度开发,但认为通过科技可以解决,我是不相信的,自然资源被破坏了,是很难恢复的。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或亚洲世纪,中国或亚洲应该找到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走美欧的路是行不通的。能否从化石能源回归太阳,需要智慧和时间,但时间不多了,可能还有30-50年,需要与时间竞赛。

 

科技发展确实很快,但不能仅为个人消费提供方便,要考虑到为人类整体生存方式提供保障。现在国与国之间大都有很好的边界,但环境是没有边界的,相互影响,互为依存,必须从这一角度来考虑问题。

 

发达国家告诉发展中国家,他们可以提供技术,然后通过市场竞争就可以发展,过上美好生活,不能相信这些,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政治家往往短视,仅看到眼前执政这几年。而科学家又太慢,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把时间都耽误了。今天就是希望能把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该怎么办。

 

以上是李远哲先生发言的主要内容,与会者接着进行了讨论。我也谈了一些看法,主要是两点,一是在现阶段在中国转变以GDP 论英雄还很难,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行的发展机制有关;二是认同科学家的相关工作确实很慢,也有很大分歧,妨碍了对决策者的影响。不应无休止地争论,不确定性肯定存在,但要面对自然环境已遭受到很大破坏的现实,做风险评估,请政治家决策。

 

在下面交谈时,与李先生谈到了做学问的的事。我说,李先生看起来是个非常严谨认真的人,他回答说,其实我很另类,在最初学化学的时候,就感到大学的化学课本不行,与实际很脱节,所以就不怎么听老师的课,另辟途径,自己看,自己把握方向。

 

李先生还谈到,在大学学外文时选修了俄文,当时在台湾有很大压力,没几个人学俄文,上课时教室外还有士兵站岗,我们被当作“赤色分子”一样对待。做这一选择,主要是看过一些俄文小说,受到影响,才有兴趣。同学问我为什么要学俄文,我也不好说,后来58年苏联卫星上天了,我就说你们看,苏联的科技还是很值得学习呀!

 

听李远哲先生的谈话,还是很有收益,确实体现出大科学家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原文写于2011-11-03 22:51:32 新浪博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10230-789797.html

上一篇:峨眉山气象站
下一篇:大兴安岭生态站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