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一个温馨大家庭 精选

已有 2812 次阅读 2024-5-13 08:04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一个温馨大家庭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由于历史原因,1975年北京地质学院整体从北京迁往武汉办学时,上级主管部门地质矿产部领导承诺,从北京迁往武汉的教职工退休时可以回北京原校址安排住处,我们称这类退休职工为“老有所归人员”。此后,学校兑现诺言,在北京原校址(北京地质学院)安排住宅妥善安置从武汉回京的退休职工,并设立离退休干部处驻京办事机构负责服务这些老同志,这就有了一个群体:“武汉退休返京人员”。居住在北京地质学院原校址的地球物理勘探系(简称物探系)的老师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属于早年从武汉校区调回北京校区任教老师,因为,原校址在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基础上逐渐恢复办学,并成为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另一部分就是从武汉校区,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退休返京定居人员。

我在许多文章中深切地表达了我对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尤其是学习工作生活至今长达近60年(明年是我在学校连续学生工作生活60周年)的物探系前辈师长的感激之情《感恩学术路上多位前辈师长,2018年8月10日》,《回忆我的大学本科教学的芳华经历,2019年2月14日》,《人才的科学传承是学科健康发展的保证-回顾我校地球物理学科师资传承的辉煌历史,2021年12月17日》。我在这些文章中用大量史实讴歌了学校和物探系从北京到武汉办学过程中继承和发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源头大学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故事。这些来自我国著名源头大学前辈师长的深厚学问功底及高尚道德情操一直是我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刘庆生,我以大学母校为荣——庆祝中国地质大学建校70周年,2022年8月22日》。

我在画册《时间都去哪儿了——刘庆生大学工作生活影像集,2020年》的第一部分:“师长、同事和朋友”中记录了我在学校学习工作期间的许多温馨的历史场景。回忆数十年来我在物探系老师及同事的关怀与帮助下茁壮成长的芳华经历,我就对物探系这个温馨大家庭充满了深深的敬意。至今清楚记得1972年我们结束在湖北丹江口校办五七地质队两年工作返回北京,当时物探系领导就及时安排学校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给我们这些“先天不足”的留校教师补课。还有诸多老师给予我多方帮助的画面恍如昨日浮现眼前。例如管志宁老师,陈晦鸣老师在我早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1992年12月22日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上罗延钟老师打破常规支持我担任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我当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的有趣经历,2012年3月13日科学网》;周国藩老师邀请我参与他负责的地质矿产部秦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主持其中一个子课题,为此,我率领5个本科学生完成了一条横穿湖北中部直线距离341公里的地磁测量剖面;张昌达老师全权让我主持他从地质矿产部航遥中心争取来的科研项目;谭承泽先生对我岩石磁学研究更是给予了诸多具体指导《怀念我的前辈师长谭承泽先生,2020年5月18日科学网》;蔡柏林老师手把手指导我们这些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过好本科课堂教学关等。这些物探系的前辈师长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给了我誓言当好一个大学教师的决心与信心,经历的事情虽然有大有小却让我牢记终身。

近日,1986届本科毕业于物探系,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的毛小平老师给我发来“回京物探系退休老师”10多年来的几次聚会合影照片。看到这些照片上老师们的身影我百感交集。照片中有的老师已经离我们远去,有的老师现在重病缠身,但是他们对我本人以及对学院地球物理学科发展付出的辛劳永远值得怀念。有人告诉我,以前地空学院还会为回京退休老师每年聚会活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现在老师们响应国家节约公费开支号召,聚会经费由老师们自己承担,大家重在联络感情,保鲜友谊。每每想想起这些温馨往事,我心中就充满对物探系这个温馨大家庭的感激与感恩之情。这些聚会也充分体现了物探系返京退休老师之间永恒的友情(图1)。

物探系退休老师始终心系学院发展,为此,学院历届领导都很重视发挥离退休老师在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例如每年校友返校聚会,学院都会邀请退休老师参加,让师生重温当年教学相长的温馨画面,同时学院领导也利用这个机会倾听退休老教师对改进学院工作的意见(图2)。日记记载了我先后给地空学院2015至2020级连续6届新生作“我谈大学生活”报告,为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尽了绵薄之力(图3)。2023年9月27日晚上我还应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领导邀请给学校2023级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主讲“科学方法论”课程(图4)。

2005年5月12日学院领导代表全体教职员工盛情邀请住京及京汉以外地区老师回学校和学院参观游览,让为地球物理勘探学科建设发展付出毕生心血的老师们共享学院改革开放成果。在这些老师中有的人离开武汉已经20多年,年龄最大的近80。这些老教师的到来再次彰显了物探系“一个温馨大家庭”的精神风貌(图5)。2023年4月7-11日学校盛情邀请驻京老同志回武汉参观访问,并举行了隆重欢迎会,我应邀在会上做了题为“祝福、感恩、希望”的发言:祝福全体离退休老同志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愉快;感恩老教师们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与帮助;希望学校有关部门领导及职工继续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的健康和生活。在这批退休老师中有原物探系退休返京定居的罗延钟、詹正彬、王学敏、钱绍湖老师。利用这次难得机会地空学院专程邀请四位老师与退休定居武汉的老师一起见面座谈。学院领导向老师们介绍了近年来学院的发展成就,让退休老师们与在职教职工一起分享地球物理学科建设发展成果(图6,7)。

原物探系党总支书记王学敏说:“物探系具有团结友爱的传统。”确实如此,物探系师生的这种优良传统也体现在校友对母校的关心与厚爱。我退休10多年来,不断得到校友们的帮助关心和支持。例如近日,我荣幸获得1964届校友,我的学长杨文采院士赠送他主编的《东亚地壳上地幔三维属性成像图册,2023年10月地质出版社》大作,不胜感谢(图8)。物探系校友捐资设立的退休老师每年春节慰问金和贫困教师救助金已经持续多年,大量暖心故事给物探系这个“温馨大家庭”作了有力的诠释,生活工作在这个大家庭的无论在职还是退休的教职员工都倍感幸福快乐。

祝福地空学院全体离退休教职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愉快。祝愿地空学院再接再厉,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继续取得丰硕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努力与贡献。

2024年2月24日完成,5月13日提交科学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1433818.html

上一篇:聊聊“放养式”研究生培养话题
下一篇:破“唯帽子”的关键是破利益
收藏 IP: 59.174.2.*| 热度|

12 武夷山 郭战胜 崔锦华 刘立 王飞 晏成和 周忠浩 郑永军 王安良 王德华 徐长庆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