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峨眉山气象站

已有 2580 次阅读 2014-4-29 16:11 |个人分类:杂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乐山大佛, 峨眉山, 旅游景区, 佛教圣地, 中国气象

峨眉山既是佛教圣地,也是著名的旅游景区,1996年,与乐山大佛一起被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为文化与自然遗产。在山上,除了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佛教寺庙外,还坐落着已有近80年历史的峨眉山气象站。

 

这个气象站始建于1932年,台站海拔高度3047米,是国民党在大陆时期留下的不多的气象台之一。当时是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提议建立的。最初的站址位于金顶以西约2公里处的千佛顶,1954年迁移到金顶。

 

1931年,国际气象组织开始筹备第二次“国际地球观测年”活动,组织委员会主席、丹麦气象研究所所长考尔博士给中国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写信,希望中国气象研究所能承担中国部分的观测工作,确定的观测时间从1932年8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竺可桢先生接受了这一建议,决定在南京和北平增加观测,并再设立两个高山测候所,一个在峨眉山,另一个在泰山。当时国家经济条件不好,竺可桢所长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组织开展了这项工作。于1935年出版了《峨眉山泰山国际极年观测报告》专集,报送给了组委会。而设立的峨眉山和泰山观测站在竺可桢先生的坚持下,一直保留下来。

 

所谓“国际地球观测年”,就是每隔一定年份,世界上许多国家联合观测地球物理现象的约一年时间。19世纪初期开始进行气象的国际联合观测,1882年12个国家第一次联合进行以观测北极为中心的极地观测,称为国际极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1932年26个国家第二次联合进行了扩大项目的观测。

 

与前往朝拜或旅游完全不同,长期在那里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峨眉山站属于国家一类艰苦站,具有海拔高、气温低、气压低、氧气少、风大、湿度大、雷击频繁等特征,长期在山上坚守,要面对并克服很多困难。

 

山上有雾的天数达300天以上,相对湿度常常达到饱和(100%),在这种环境下时间长了,除感到不舒适外,易患有风湿病,对山上的观测员是较大的困扰。我不太懂这种病,据说很难治愈,且会引发其他病症。

 

山上每年的雷击日数超过60天,且常遇到强雷暴。在台站边上安装了一排很高的避雷针,这是在常规台站少见的。有些游客不解,误以为是一排旗杆。站里房顶上的瓦也是铁制的,据说也是为了防雷,我还真不懂其中的道理。有位在那里工作的观测员对我说,有一次观测时,突然见到避雷针上开始冒火花,他预感到强雷击要来了,马上原地蹲下不敢动了。瞬间,一声巨响,他感到两耳被炸得嗡嗡作响,聋了一般。若没有避雷针,在高山上做室外观测是很危险的,在其他高山站曾发生过因雷击死人伤人的事。

 

我们上山时天气还不错,蓝天白云,阳光普照,据说也是山上少有的好天气了。气象站的观测显示屏上显示气压为709.6百帕,气温为6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6%。但下山时就不行了,阴云密布,雾气缭绕,气温也下降了许多。

 

相对而言,近年来山上的条件已有所改善了。除了避雷设施加强外,许多观测项目也由人工改为了自动。去年还对台站的供热系统进行了改造,室内已全部改为地热供暖,洗浴也有了热水。问了一下在那里工作的工资待遇,大约在4000-6000元/月,较前些年已有明显提高。在山上工作可以两班倒下山轮休,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观测室内安装了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系统,除了对业务是一个重要支持外,在信息获取方面与外界也融为一体。据介绍,这些现代设施曾经常吸引一些庙里的和尚前来来上网、玩游戏。到了冬季旅游淡季,冰雪封山,气象观测员与庙里的僧人就共同成为少有的守山人了,所以相处很熟。最近庙里的信息条件也改善了,所以来上网的和尚少了。

 

2005年前后,峨眉山管理局为了保护山上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佛教景观,拆除了大部分与其风格不符的设施,并将一些机构转移下山,气象站也曾被列为清理对象。后经据理力争,终于保存下来。除观云测天这一重要实际需求外,也还有其他因素,毕竟是国民政府时期留下来的,70多年的历史延续,是值得珍惜的。

 

气象站距金顶大佛很近,直线距离约二、三百米,有佛保佑,愿一切都会吉祥平安。



(原文写于2011-10-22 21:34:04 新浪博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10230-789796.html

上一篇:李娜摘金
下一篇:李远哲先生印象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6: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