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理学向朴学转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已有 6109 次阅读 2007-7-8 22:09 |个人分类:儒家.儒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主案语本文是拙作《论顾炎武的思维方法──兼论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的历史转变》(原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8期)的第一部分。

 

在明清之际“三大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中,顾炎武(1613--1682)是唯一被后世公推为清代术学之开山祖的大家。毫无疑问,这位继往开来的学术领路人,是我们由以揭开从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的历史转变之谜的关键人物。

 

《四库提要》论明清学术之异曰:“盖明代说经,喜骋虚辨。国朝诸家,始变为征实之学,以挽颓波。”[1]此中“明代说经”云云乃显指明代理学(主要是心学)而言,“征实之学”则指清代朴学。据其所云,明代理学与清代朴学的根本区别是在于其学风的不同——前者“虚辨”而后者“征实”;进言之,这种区别实即思维方法之不同——“征实”乃是据实思考,“虚辨”则是凭空玄思。这样看问题,应该不会引起太多的争议。准此,由理学到朴学的转变,即应该被理解为思维方法的转变。但是,此种转变何以偏偏发生在明清之际呢?

 

一种可能的(也许是合理的)解释是:它是由这一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所引发的。

 

清贵族的入主中原,使一向重视“夷夏之防”的汉族士大夫们感受到了奇耻大辱,故其以明朝遗民身份而处“乱辱天人之世”[2],自然不忍于“毁吾道以殉之”[3],如顾炎武之有“亡国”与“亡天下”之辨,以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4]即正与其不忍“毁吾道以殉之”这种“夷夏之防”的民族主义思想感情直接相关,他之提倡“保天下”,实具有严防“毁吾道以殉之”以维护“夏”之尊严和特性而不至于为“夷”所同化之“保国”意义。不过,此时对于像顾炎武这样的遗民来说,“国”(明朝)已不复存在,于是,其“保国”的行动便只能落实到“保天下”上来了。所谓“保天下”,其具体涵义即在于存“吾道”(即有汉以来一直为汉族统治者所崇奉的儒家仁义之道)。这样,便牵涉到一个如何存“吾道”的问题了。

 

依照阳明心学的观点,“吾道”即是“吾之本心”。这种观点,当着还是汉族政权一统天下的时候,虽亦不免遭到来自于对立面的批评,但此种批评尚属学术之争的范畴,至多也只是牵涉到如何维护汉族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的问题。可是到了明清之际,在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吾道”即“吾之本心”的观点在其现实性上,便无异于认为“夷人”与“夏人”原是一家人了(以其“本心”相同故也),这对于严辨“夷”“夏”的汉族士大夫来说,乃是断断不能接受的,这就怪不得像顾炎武这样的爱“国”之士要把明朝覆亡的部分原因归之于阳明心学的空谈心性了。顾炎武对于阳明心学的激烈抨击,已不仅仅是学术之争,而是同时亦具有“夷夏之辨”的意义了。

 

从“夷夏之辨”的角度看,顾炎武之指摘阳明心学“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5],实即攻击其离“经”叛“道”,舍“吾道”而他求,因为在顾炎武看来,倘离开“吾儒”之文典,便不能有“吾道”。顾炎武认为,“文”与“道”原本一致,不应分离。故如欲“明道”,则必“博学于文”;反之,“未问学而时习,便说一贯”,则“终日言性与天道,而不自知其堕于禅学也”。[6]

 

按顾氏“文”“道”不可相离的观点,则存“吾道”的问题,便不可避免地要被归结到存“吾儒”之文典的问题上。顾炎武重“文”而“博学于文”的态度和做法,本质上是由其重视儒家“道统”的传承而严防“毁吾道以殉之”的爱“国”主义所决定的;而他的这种重“文”态度及其对“文”的研究,客观上则起到了开启有清一代之朴学的历史作用。[7]

 



[1]《四库全书提要》卷十六经部,诗类二《毛诗稽古编》,第一册。

[2]顾炎武:《素夷狄行乎夷狄》,《日知录校记》,《日知录集释〈外七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3]顾炎武:《素夷狄行乎夷狄》,《日知录校记》。

[4]《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5]《日知录》卷七《夫之之言性与天道》。

[6]《日知录》卷七《夫之之言性与天道》。

[7]当然,严格地讲,清代朴学的兴起,远非由顾炎武一人所促成,笔者这里肯定顾炎武对于开启有清一代之朴学所起的历史作用,一方面乃是以其作为朴学始祖的学术地位得到后世公认这一历史事实作为根据的,另一方面更是要说明清代朴学的兴起是同明清之际的民族矛盾及由此所引发的存“道”存“文”的时代课题有着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4310.html

上一篇:逻辑与规律——与李亚辉先生讨论科学与哲学问题
下一篇:实用之学:中国固有的学术传统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1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