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闲话“人才过剩” 精选

已有 11087 次阅读 2010-11-27 20:06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才, 素质, 能力, 专业, 过剩

刚才看到迟菲的博文“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的人才是否过剩?”【1】,随后又看到徐明旭的博文“人才真的过剩么?”【2】两位博主的博文中都说出了这两大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困境。其实,我在和工科的一些博士生的交流中也听到过一些类似的故事,例如有些搞最高精尖的纳米材料研究的博士虽然SCI的数量和点数都很强悍,但在找工作的时候却不大“灵光”。鉴于“人才”是否“过剩”这样的话题,其实相当的沉重,远非我等博主在科学网上写几篇博文慨叹一番这么轻松,我在多次发表关于人才话题的博文【3】之后,仍愿意再写一篇,说说我对所谓“人才过剩”的看法。。
在我看来,能用10多年时间在大学(和/或研究所)里面受完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拿到博士学位的这些学子,即使当下的成就和影响力远不能和那些功成名就的牛人大腕们相提并论,但肯定绝大多数都算得上是人才。现如今人才的数量是相当之巨大的,全国每年能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博士、数以十万计的硕士,数以百万计的学士,这绝对是科教事业了不起的成就,但同时也在给社会形成一种压力——巨大的就业压力。这些人虽然拿到了文凭和学位,却未必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也未必能端稳属于自己的那个“饭碗”。20多年前那个大学生被称作“天之骄子”、毕业就能分配一个“铁饭碗”工作的往昔早已过去,现如今虽然有少数人还能端到“玉饭碗”、“金饭碗”,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瓷饭碗”甚至“泥饭碗”都未必人人有份。当“僧多粥少”的局面出现,“人才们”都在为个“饭碗”发愁的时候,“人才过剩”的说法自然便不胫而走。
事实上,“人才过剩”应该是个相对的概念,说得直白一点儿,就是有多有少而不够均衡。这种不均衡性,一方面体现在与“人才过剩”共生的“职位稀缺”,或者说无法充分保障就业。简单说就是社会没有给这些“人才”(具有特定的专业基础和技能)创造出那么多的就业机会,导致了“萝卜”多而“坑”少的局面。“人才过剩”的相对性,还体现在不同学科、专业和行业的不均衡上。迟博士的博文中已经说了生物和化学这些基础学科的人才出现了“过剩”,其实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却是有些专业的人才相当“紧俏”,甚至有的工作岗位可能长期“虚位以待”却招不到人的局面。不均衡的起因,在于“自上而下”的规划制订和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以及“自下而上”的个人选择上的某些非理性因素。对于前者,问题主要出在学科专业的招生计划制订时可能比较盲目(扩招更盲目),并没有真正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教育进步的实际需求,有时也可能出自某种错误的预判或者长期的积习。对于后者,可能源自人们在报考和找工作时喜欢盲目地“跟风”和因为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而被“忽悠”。我想有很多学生都经历过报考时的“热门”与就业时的“冷门”这样的“冰火两重天”的鲜明对比,由此也不免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其实,有一种“人才”是永远不会“过剩”的,那就是不但有强大的学习能力,而且善于适应新环境和新工作,并能努力干好每一份工作的真正高素质的人才。遗憾的是,现如今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们,在校的学习能力可能没得说(否则未必能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考试),但很多人在适应环境和工作的变化方面却难免有所欠缺,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如果再不够认真(敬业)而惯于“挑三拣四”,则难免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自我定位和职位),结果不幸成为“过剩”的“人才”。年轻的毕业生们,应该要善于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能够不断地根据需要去学习新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应该把每一份拿到手的工作都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去做,“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奋斗,这样才可以成为一个永远都不会被“过剩”的人才。
 
参考:
【1】                迟菲: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的人才是否过剩?
【2】                徐明旭:人才真的过剩么?
【3】                吕喆:人才人力资源


人才引进议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388031.html

上一篇:联考?连烤,连拷!
下一篇:雪地上的“闪光点”与人才
收藏 IP: .*| 热度|

42 刘洋 杨学祥 孟津 徐明旭 刘玉平 诸葛淑媛 余世锋 梁进 葛肖虹 陈儒军 刘进平 曹广福 张焱 陈国文 侯高垒 刘立 张晓锋 丁甜 吉宗祥 金小伟 苗元华 柳东阳 张天翼 耿文叶 李学宽 郭桅 侯成亚 王有基 刘晓瑭 齐霁 吴明火 丛远新 姜洪洲 刘广明 王随继 罗汉江 曾新林 朱光伟 侯振宇 ffy xiaxiaoxue86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