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戏说”与“细说”

已有 3851 次阅读 2010-2-17 20:57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戏说, 娱乐, 理性, 调侃, 细说

     “这事儿,不能细说”是2009年的流行语之一,原话是“这事儿不能说太细”,据说源自2009年1月12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节目《广受质疑的“通行费”》。面对“天津市每年要偿还的公路建设的贷款量有多大”的提问时,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规费处副处长刘博的回答是:“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1】。之所以很多事情不能“说得太细”,或者总不肯“细说”,大概是要为一些明显已经违法违规的事情打个马虎眼,糊弄一下老百姓和媒体,本来希望能蒙过去就蒙,被追问急了,只好丢出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出来。看来,“现在而今眼目下”(《王保长新篇》中台词)的事儿,应该细说却不肯细说的还有很多,就该“宜将剩勇追穷寇”般地追问下去,尽量把事儿的细节搞个清楚,整个明白。

       那么过去的事情是不是都能细说呢?也未必!当然,不能细说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根本就没法“细说”,因为没有充足的史料依据,一定要细说,就完全靠后人根据现有的一点点史料去推理演绎,希望去还原当年的对话场景和史实的原貌,但效果往往不是真正做到了“细说”,反而自觉不自觉地就变成了“戏说”。有些事儿,史料和档案在那里好端端地放着,就看您去不去看、信不信了,如果认真去查阅,很多细节既然可以搞清楚,那就可以细说,这时候是否细说,全在说事儿的人自己把握粗细、掂量份量了。有时候,官方的正史资料和档案都因为各种原因变得不完整了,所幸当事人还健在,这时候本可以请当事人细说一下,这时候就怕没有兴趣和耐心去收集整理这些细说的史料了。令人痛心的是,近现代史的很多细节,其实每时每刻都随着当事人或知晓细节者的老去而流失着,以后再想真的“细说”就难了。

       其实在中国,除非关乎切身利益,否则历来不大流行“细说”,反而是“戏说”更能大行其道。这也不奇怪,因为听“细说”其实很伤脑筋,您不但得一直聚精会神地谛听,留意每个细节,而且需要经过认真的独立思考之后,才可能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如果不是跟自己的利益真的有关,一般人谁去操那份儿闲心?虽然不喜欢“细说”,但俺们还是喜欢看个热闹的,于是就流行了“戏说”。

      大约20多年前,曾经有一部台湾拍的电视剧叫《戏说乾隆》,算是开了“戏说”历史的先河。其实,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早就在“戏说”了,只不过人家起的名字更雅,不直呼“戏说”罢了,起码叫个什么“演义”之类的。“戏说”历史的特点,就是用当代人的观念、文化甚至技术去重构历史场景。于是,在三国年间就会有“一声炮响”,《戏说》电视剧中会出现很多现代的语词不伦不类地夹杂其中,而朝堂或后宫的斗争咋看都有现如今办公室政治或老婆情妇们争宠的影子。老百姓们看这样的《戏说》多了,难免会对历史有一种扭曲的认识,以为过去的事情,完全可以用当代的观念去理解,这样的结果是人们很难再从真实的历史中吸取多少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反而对真实的历史产生了过多的怀疑。

       偶尔有文艺作品戏说一下历史,用调侃的语言描述一下过去也无不可,这本身是一种娱乐,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用“戏说”这种比较感性的方式,多少也可以让人开阔一下视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戏说”者最好先具备了“细说”的素质和能力,有一定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分寸,避免造成过多严重曲解。这就象做科普之前,最好对要普及的这部分科学内容有个深刻的认知,写出来的东西才能真正起到科普的效果。

     

参考:

【1】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8%bf%99%e4%ba%8b%e5%84%bf%e4%b8%8d%e8%83%bd%e8%af%b4%e5%a4%aa%e7%bb%8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295738.html

上一篇:“春晚”其实是个碗
下一篇:科普的对象与方法
收藏 IP: .*| 热度|

10 杨学祥 诸葛淑媛 陈安 杨秀海 刘立 苗元华 蔣勁松 陈湘明 侯成亚 刘晓瑭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