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清人史善长《东还纪略》中的江豚和白鱀豚形象
热度 1 张晓良 2025-7-6 13:20
史善长(1768-1830),字春林,清代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父游幕至粤,遂占籍番禺。生十月丧父,母抚孤成立。一应童子试,不售,纳资得知县,分发江西,宰余干,有治才。坐失察,遣戍伊犁,三年放归,以诗酒自娱。著有《味根山房诗钞》九卷、《轮台杂记》二卷、《东还纪略》一卷。 《东还纪略》载,清嘉庆二十四年(1 ...
个人分类: 鲸类动物保护|87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江豚呿浪已翻翻(古今诗词咏江豚续六百五十七)
张晓良 2025-7-5 07:48
周达(1879-1949),字梅泉,一字美权,安徽至德人。同光体闽派传人,诗学郑孝胥。有《今觉庵诗》。周达祖父周馥(1837-1921)跟随李鸿章四十年,官至山东巡抚、两江总督。周达又是一位数学家,20岁时写出《勾股三角整数术》《三角和较术解》。1900年,周达和几位数学家一起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数学学术团体“知新算社”,他 ...
个人分类: 鲸类动物保护|73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白鱀豚之谐音表述几则
热度 1 张晓良 2025-6-29 06:40
《尔雅》收录“鱀”字。晋代郭璞《尔雅注》:“鱀是鱁。鱀,䱜属也。体似鱏,‌尾如䱡鱼,大腹,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标准的白鱀豚形象。 白鱀豚,生活于中国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的鲸类动物。 ...
个人分类: 鲸类动物保护|78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宋人王质释“江豚”
热度 1 张晓良 2025-6-22 06:23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渐渐之石》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宋】王质《诗总闻》,先引“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 ...
个人分类: 鲸类动物保护|89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白鱀掀舞占风祥
热度 1 张晓良 2025-6-21 09:28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人(今江苏淮安)。北宋熙宁六年(1073)进士。有《柯山集》《张右史文集》《宛丘先生文集》。苏轼“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 绍圣元年(1094),张耒出知润州(隋 ...
个人分类: 鲸类动物保护|10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何年吹浪走江豚(古今诗词咏江豚续六百五十一)
热度 2 张晓良 2025-6-19 06:19
江苏南通五山,分别是狼山、马鞍山、剑山、军山和黄泥山。清乾隆年间,福建福清人刘名芳来到南通,一住就是七年,他考订史实,编纂了《南通州五山全志》。翻阅《南通州五山全志》,得读咏江豚诗三首。 五山全图(左起:马鞍山、黄泥山、狼山、剑山、军山) 【明】李澹然《观涛》:山行恣清游,骋目望 ...
个人分类: 鲸类动物保护|124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浪里江豚吸日寒(古今诗词咏江豚续六百五十)
张晓良 2025-6-18 07:21
江苏南通五山,分别是狼山、马鞍山、剑山、军山和黄泥山。明万历《狼五山志》,狼山副总兵王扬德编纂。 张元芳《登剑山》:枫老吴门秋欲残,剑横秋水画中看。风前石燕穿云下,浪里江豚吸日寒。才得花宫辉剑戟,可无文笔壮巑岏。白狼旧社新开府,好枕长江扪虱谭。 巑岏 :山势高耸尖锐貌。扪虱:《晋书·王猛 ...
个人分类: 鲸类动物保护|85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冯著渡海所见“白鳍”当是中华白海豚
张晓良 2025-6-15 11:15
清光绪十年《曹县志》:“冯著,字明德,奉母以孝闻。母好佛,命朝南海。抵海觅舟南渡,至中流,白鳍现,狂风作,同行舟尽覆,而著舟如故。佥以为纯孝之感云。后寿至九十有六而乐善好施,至老不倦。迄今冯善人之称尚啧啧焉。” 清代山东曹县人冯著,侍母至孝。冯母信佛,命冯著代己赴浙江舟山普陀山朝拜南海观音。 ...
个人分类: 鲸类动物保护|7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清代康熙年间一头江豚的游动轨迹
张晓良 2025-6-12 06:31
长江江豚,今日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清代康熙五十年(1711),距今已过三百年。让我们来看看三百余年前的一头江豚的游动轨迹。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赣江是长江主要支流之一,也是江西省最大河流,通过鄱阳湖与长江相连。锦江是赣江的支流之一,流经万载县、上高县、高安市,于南昌红谷滩区汇入赣 ...
个人分类: 鲸类动物保护|96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新唐书》中关于伊洛瓦底江豚的记载
热度 1 张晓良 2025-6-6 17:47
2025年6月4日,亚洲小型鲸类管理与保护经验交流会在中国武汉举行。来自东南亚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5个国家的19位官员及鲸豚类专家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学习交流长江江豚保护经验,为极度濒危的湄公河伊洛瓦底江豚寻“保护处方”,并希望建立鲸豚保护国际合作模式。 伊洛瓦底江豚,其全球淡水 ...
个人分类: 鲸类动物保护|114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0 0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