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法德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utao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博文

【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44)

已有 2968 次阅读 2015-7-4 22:31 |个人分类:回忆录|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一一六  小孩的玩具和玩法

        现在小孩的玩具都是买来的商品玩具,这些漂亮的玩具是大人用成人的思维和当今社会的商业需要,想当然以为是孩子要的玩具设计制造的,代替了小孩的想法。其实小孩对玩具的要求和想法可能与大人的不一致。大人们提供给小孩的现成玩具,使小孩在玩中失去了探索、自创、试错、好奇和童蒙,失去了于做于创,于做于玩,于玩于乐,扼杀了小孩自己的想象空间、动手的机会和动手能力培养,失去了做玩具的无穷趣味、快乐和成就感。现在小孩玩的玩具,制作过程被大人代替了,玩也简单化了,格式化了。小孩的玩应是有其自由空间的、无拘无束的,随性的,小孩也喜欢群体玩动手的,竞技性的,新鲜(奇)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培养他们的动脑、好胜和自尊心,追求自己的成功和满足。

       我不懂儿童心理学,上面这些是我猜想的,无法理论证明,只能从个人小时的经历、体会及对自己成人后生活工作的影响,以及自己带小孩一起玩的观察和感觉来猜测:大人是从追求结果的角度设计玩具,小孩不仅是追求结果,更追求探索、创新,满足好奇的过程快乐,他们对随性动手的玩兴趣大,他们喜欢别出心裁地玩,在玩中创新。所以小孩对新的、重复性不大的玩兴趣大,也就是大人说的新鲜味;小孩喜欢自己做玩具,喜欢和同伴们比,被别人夸奖,自己做的被承认和夸奖,对小孩来说是一种非常得意的成果、成就和崇高精神享受,这种承认和夸奖可能相当于大人们获国家级奖享受。现成的商品玩具玩起来没有过程享受和成果享受体验。商品玩具虽然好看、精致,可是玩具是别人的成功结果,而且大多是验证性的玩具,其玩后的结果都是大人预设好了的,绝大多数玩具玩法的重复性大,玩几次就没什么新鲜感,没有什么意思了,小孩就丢到一边不想再玩了。小孩自己做玩具要想办法,动手做,可以探索、试错,自己错了也没有成本,但是可以验证幼稚想法的对错,可以探索未知,满足好奇,激发热情,锻炼能力,启发智力和思路,获得经验和教训,做不成还可以找原因,换方案再试。而且这一些又可以培养小孩的专心和兴趣。

       小孩玩都有新奇味,新鲜味。我们发现现在城里的小孩很幸福,各种玩具多,有些玩具,小孩重复玩几次就乏味了,玩厌了,就不爱玩了,过几天就扔在一旁不理了。家长看到小孩不喜欢玩了,只好再买新玩具,家长给孩子的玩具买了又买,最后满屋子堆满了玩具,小孩喜欢玩的不多。这说明尽管买的玩具物美价高,结构巧妙复杂,然而这些玩具满足不了小孩的要求,小孩难以长时间享受到这些玩具的乐趣。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家里玩具一大堆,小孩还是觉得不好玩的原因。

对于这个想法(观点)我做过几次实验,实验证明了我的判断是对的。当然,实验人次数太少,没有统计规律。我也对自己小时的玩法做了回忆,好像也说明我的观点不错,当然,一个人的感觉不能说明问题,更何况是自说自话,自圆其说。先说前一个实验。

我家的孙辈两岁多的时候,他的父母已经给他买了一屋子玩具,我发现就是前面说的那些情况,新买的玩具三天香,过几天玩具就靠边睡了。有一天,我买了三十斤大米,倒在大盆里,让小孩进盆坐于米中,我和他用各种器具玩米,堆高、造型、漏斗流、装管、埋藏、按印、修路……等诸多玩法,教了几种玩法后,我让她再想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玩,她也动脑筋折腾,乐此不疲,玩几天后还是要玩,每每我们收起大米装进袋,她从外面玩了回来,就要玩米,有时候玩得高兴了,还搞满堂天女散花,玩的哈哈大笑。还有一次,她坐在盆里玩得太专心,把尿拉到裤子里流到盆里米中才发现,这是给爷爷的奖励——童尿大米——让我整整吃了半个月特制大米饭。后来,她回家以后,还是喜欢这种玩法,她妈只好给她买了几十斤决明子供她玩,一个多月后我发现她仍然十分爱这种玩法。因为这种玩法随意,可以创新,按自己的设想玩出各种花样。

现在的孩子,玩的时间太少,按自己的想法自由玩的时间更少,很可怜。家长觉得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能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总是望子成龙,有的家长把自己的“教训”和未实现的理想加在小孩肩上。所以,总是把小孩玩的时间安排到“学”上,一天到晚学完这个学那个,让小孩忙的不亦乐乎,晕头转向,最后学到的东西不多,厌学情绪不少,失去了小孩的本性、童趣,失去了很多在童年时自由玩的乐趣和该在玩中学的东西。长大后少有对童年时玩具的美好回忆。



我小时候,家长从来不一天到晚管我要学习的事,也从来没有给我们任何玩具,我们自己也就敞开了玩。就是这种无拘无束的玩,想方设法自己做各种玩具,创造各种玩法的玩,对我的身心健康,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动脑能力锻炼起到了很大作用。就我自己的人生体会,这些由玩形成的能力对我一生的影响和作用非常之大。在我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中,我无时无处不用到,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我总会想办法对付。人生中不知遇到了多少困难,我总是想办法克服,而且是创造性地想办法,不怕苦、不怕难,想办法成为我的乐趣。所以,我总是一天到晚忙,因为面临的问题太多,而这些我总能想办法去解决,有问题不解决心里不舒服,有问题解决了,有成就感,心里光溜溜的。熟悉我的同事和朋友送我两个绰号:闲不住、气死百货,给我一顶帽子:点子多。

我小时候这么疯玩,荒废了学业吗?没有。我这乡里娃就在城里人面前班门弄斧了,小巫见大巫,请勿见笑。我只是想说明:自我感觉玩土玩具和“洋”玩具长大的人,智力差距并不是那么大。我小学时候的功课,除了体育,没有一门一次是90分以下的,担任过班委,少先队中队长,学校发的奖状贴满家里两整面墙。在中学时,除了体育课,我每门功课得分都在85分以上。我上课非常认真,学习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的办法。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我没有迟到旷课过一次,没有受到过老师的一次批评和罚站,有的只是表扬,奖励。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拿做范文在班上讲,因为玩的多,动手多,见得多,思考多,体会多,写起作文来新、实、活、流,不是干瘪瘪地编。俄语老师总是让我带班上同学领读,因为我读音准,语调好。我的数学、物理、化学作业本上只见红沟,难寻红叉。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就让我参加中考。因为我平常玩得足,玩的透,所以不缺玩。玩归玩,学归学,到该学的时候就能专心学,玩就不学,学就不玩。现在有的小孩,家长不让玩,只要学,那他就只有在学中玩,这样肯定是学不好的。学要专心,术要专攻。在玩中学,效果好,终身受益。在学中玩,效果差,贻误终身。

                                   (2014年12月5日初稿,2015年7月4日修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7288-902885.html

上一篇:【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43)
下一篇:【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45)
收藏 IP: 27.18.31.*| 热度|

2 董焱章 翟自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