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法德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utao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博文

【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28) 精选

已有 6524 次阅读 2014-4-29 23:29 |个人分类:回忆录|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八十九  割谷兜

      在人民公社时期,生活最起码必需品粮食和柴草都是由生产队按人口和劳动工分分配。因为我们那里是湖区,种植的主产品是稻谷,收获后先卖完公粮,剩下的做口粮,而稻草则是做饭的燃料。稻草不熬火,一进到灶里嘣一会草化为灰,火苗一冲就没了,所以那里几乎家家都缺柴,人们必须想尽办法寻找补充燃料,比如割野草,到外地砍柴,捡棉杆,挖树兜,割谷兜等。

     放暑假了,我这个中学生和小学生妹妹也没有时间玩,要么是出工到生产队干活赚工分,要么是做家里需要做的事。记得那时妹妹大约在读五年级,她虽然年纪不大,但总是默不作声地帮家里做一些事。这天,我和妹妹商量,我们到湖里去割谷兜子回来当柴烧。

     在湖里,有些地方的水不太深,大约快有一米深,有一种水稻叫青薝,它的特点是水涨苗高,特别适应在深水中长,它像蒿草一样,根扎在湖底,腰杆长在水中,稻苗和穗站在水面,于是农民们便在湖里的深水区栽青薝。收割时,人们用船划到水稻边站在船上割谷穗,这样,水面下的稻杆就留下来了,这些稻杆割下来晒干了就是做饭的柴火。

     清早,我们准备好午饭带走,拿了几个时令“水果”—自家菜地里种的黄瓜和菜瓜,扛着两把把长两米大镰刀,拿着撑船篙,赤着脚,戴着斗笠,划船两公里,来到湖里。我们找到一块已经割稻了的青薝兜区,看到水下长着一兜兜稻杆,像海里的珊瑚一样,它们都排成阵式,随着波浪在水中轻轻地漂摆,有些鱼在兜间自由穿梭觅食。我们噗通跳进水里,水面齐胸口。我们拿着大镰刀,站稳脚跟便开始割草,人在水里一动,水便浑浊了,看不到谷兜,我们就像在旱地里锄草一样,在水下依序盲割。我把镰刀往前水下一伸,横向往左一扫,感觉遇到谷兜了就下一按,把刀沉到湖底,随手往后一拉,刷、刷、刷连成一列的几棵谷兜就割断了,断了定根的谷兜像潜水员出水一样,垂直水面往上升起,接近水面时就横躺下来,浮卧在水面。

     妹妹虽然是第一次干这活,她个子小,力气不大,但是她拿出最大力气,埋头苦干,割的也不比我少多少。我们一边割,一边前进,后面漂浮着产品,随风起波浪上下起伏。割了一大片,我们也要休息一下。这时才感到口渴,想喝水,这湖就是我们的茶壶。轻轻移步走到未动过的地方,那儿水清,用手在水面左右划动两下,赶走水面的漂浮物和水蜘蛛,稍弯腿,自己下蹲成马步状,嘴就和水面平齐了,张开口水就自动流进来,咕噜咕噜地喝上天然水,免费的茶水,尚开供应,想喝多少都有。

     喝完水,爬上船舱休息一会,湿淋淋的衣服贴在身上,直往船舱里流水。稍歇一口气以后,我们又跳进水中继续干,直到太阳当项了,我才回到船上吃午饭。打开布袋,拿出带来的饭、菜、碗、筷,把菜碗搁在船舱,我手端起湖南山子碗,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倒,狼吞虎咽地往肚里灌,不一会就肚饱腰圆。妹妹干活不示弱,吃饭就比我斯文了,正好,她慢吃,我也可以休息一会。

坐在船上,一眼望去,我们割的谷兜漂在水上连成一片,自然平平整整地盖在水面,就像硕大的一片竹排,不,像刚刚洗过的铺在整个广场上的黄色地毯。我欣赏着我们上半天的成果和谷兜的杰作,心想再干一会,今天可就满船而归了。

     休息一会,我对妹妹说,你先坐一会,我再去干,反正差不多了。妹妹说,我也下去,她跟着我又跳下水来。刚才我们补充了能量,又休息了一会,干劲又上来了,刷、刷、刷、刷、刷、刷,谷兜儿像一群潜泳出水的戏水小孩,争先恐后地钻出水面。不一会,黄色地毯织得更大了,站在水里向四周一看,黄橙橙一大片,好是一望无边周围湖面全是谷兜,我仔细打量了下,估计装一船是够了,对妹妹说:好了,我们休息一会儿再装船。

     我们爬到船上,坐到船弦上喘气休息。我随手拿出菜瓜,伸手在船边水中洗洗,左手托住菜瓜,右手握拳往瓜上一击,瓜破开了,分一半递给妹妹,我们连瓜带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口中发出“脆嘣脆嘣”的响声,既解渴又解凉,十分惬意。

     吃完瓜,我们便开始收拾成果了,要把谷兜从水中捞起放到船上运回去。我们站在水中,一把把地把谷兜捞起,停几秒让水流下,再堆码在船上。经过一场紧张而有序地收捞,“地毯”消失了,船上慢慢地堆满了,船弦离水面只有六寸高,就不能再装了,我们有一种大获全胜的丰收喜悦。我们把船往回划,船到离家不远的地方,我们找了一块空地,把谷兜铺展到地上,让太阳晒几天,等全干了以后,再打捆收拾回家堆码在门口备用。

     劳动了一天,还是很累的,吃了晚饭,我早早地睡了,睡梦中,我不停地在身上抓痒,可是总不止痒,最后起来点上煤油灯一看,原来混身皮肤上都出现了一个一个密密麻麻的红色硬块块,就像按上去的一颗一颗大图钉,抓起来也不止痒,有的地方抓破了,又疼又痒,痒远远大于疼,钻心地痒,我用手一个一个地挤,挤出了清黄水,才感到缓解。这一夜,我在奇痒、恶痒中度过。天亮了,妈告诉我,每年第一次下湖都是这样,因为湖里的水是鸭子水,放鸭子引起的,我想应该是有什么菌虫引起的。

                                                     2010年5月1日初稿,2014年3月26日修

九十  守网待鱼

      1964年之前,乡村和湖、河、塘、沟到处都有鱼,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每年暑假,只要下大雨,我们就去河里捞鱼,这种捞鱼的办法特别轻松简单,姑且叫他守网待鱼吧。

     有的鱼有一种“上水”的习性,即喜欢激流勇进,在水里逆水上游,有阻挡的地方就跳过去继续上游,听说过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吗?你以为是编的故事,虽然鱼儿跳的不是龙门,可是跳过一定高度翻越前进可是真的。然而,鱼的这种力争上游的精神被人们利用了。我们那里有一种鱼叫红眼猫,长一对带红圈的眼睛,个子七八寸长,体型是同长鲤鱼的一半宽,但鱼背却和同等长的鲤鱼一样厚,这样鱼体就快成圆柱形了,直径大约四五公分左右。它浑身是肉,身体健壮、圆滚、细长,像运动健将,它特能跳高,跳出水面高度有半米以上,而且它会掌握跳出水面的方向,所以跳起来总是斜向水流上游,再落下,这样有利于翻过障碍物继续上游。

     和以前有些故意刁难人,让你办事难的“公务员”设置障碍一样,每逢下大雨,我们也给鱼设障碍。我们把一张宽五十公分左右的长网在河里垂直水面张开,下网纲在水面半米深处,上网纲在水面上十多公分,然后,在紧挨水上网纲边的上游处,平行水面地张一块大网,红眼猫在大雨形成的激流中上游至此,遇到网障阻,它当即立断,毫不犹豫地就憋足力气住上跳,然后顺顺当当地落入水平网中,接着焦头烂额地在网中跳、扳、挣扎。我呢,坐在河边凳子上,坐收渔利,伸出带网套的竹杆捞子,轻轻一舀,鱼进套中,收回杆子,倒入篮中。放下杆子,我吃着香瓜和桃子,摇着蒲扇,待着下一位勇士跳网。有时候,你得停止吃水果,摇扇子,来了一群鱼,它们前仆后继,接二连三地跳,让你不得闲地向篮子里不停装鱼,你说烦不烦?就这样,我半天就可以轻松地捞十几斤红眼猫,也真怪,这种鱼清一色的大小,就像是机器按图纸生产出来的一样,看上去实在让人心悦。我把篮子放在水中,用柱固定好,篮口加罩,让鱼儿可在水中游动,吸氧,但是被拘留。等第二天早上,我带它们一起去逛集市,给它们找主人后改变身份,它们变成佳肴,我也得到了学费,守网待鱼比守株待兔实在。那时候鱼便宜,才二毛钱一斤,不过学费也低,一年才一两元,我刚上小学时的学费一年才二毛呢。


2013年11月22日稿


九十一  赶  鱼

      农村有一种捕鱼的方法叫“赶鱼”,就是把鱼赶进网里。这种方法是用一种叫“赶网”和“赶篙”的工具捕鱼。这种工具是用一根很长的竹篙,前后两处垂直绑上两根两尺多长的木棒,将长方条网的两边分别挂在木棒的两端,其中网的一边纲上分列系有多个铅压条,以便网的一侧沉下水。赶篙是用两根竹篙做成,接头处用120°的铁弯角套往两竹篙,并在前面篙端系上一根绳子用于提拉。捕鱼时,人们将赶网伸向河塘中,侧放水下,另一人拿着赶篙从网的前方十来米远处在水中搅动,鱼在水里见有打搅的动静,就赶紧往前游,赶篙不停往网跟前移动,待赶篙移到网跟前时,把网提起来,鱼儿就在网里了。


     

        1962年的冬天,地里没有农活干了,上面每年派来的水利工任务还没下来,父亲说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和我去赶鱼,弄几个学钱。早上,我们换上深筒胶鞋,拿着装鱼的篮子,扛着赶网和赶篙出门。室外已经打霜了,地上,草上结了一层白白的霜,呼出的气形成白色气雾,我把棉帽和耳搭放下来盖住耳朵,向田垸中的河沟走去。

    我们来到一条叫芦沟的河边,站好地方,父亲轻手轻脚地把网悄悄下到水里,以免鱼儿惊动后提前跑了。我顺河坡的斜道前边,伸手把赶篙放入水中,拿着赶篙把,开始在水里上下前后摇动,一边动一边往网跟前移动,一会儿到了网前一米左右,父亲抓住时机提网。哈哈!网开得胜!第一网就有半斤多鱼,小鱼儿在网里弯脊卧跳挣扎着,我们把鱼倒入篮子,再往前走一段下网,刚才这儿已经搅动过了,附近的鱼儿已惊动跑了。

    别看赶网简单,干起来很吃力,而且还有诀窍,不然可能吃力不讨好,网不到鱼。这些诀窍主要有:一是赶篙的移动速度和赶动幅度的掌握,既要让鱼感觉到有干扰而游动,又要引导它们成群结队往网方向游。二是收网要掌握好时机和速度,要恰到好处,收早了鱼未入网,收晚了鱼接触网后反游了,收慢了鱼儿也逃走了。一般是待赶篙临近网口一米左右时,赶者瞬间快速运动,大动和快动赶篙,把鱼赶入网中,同时持网者迅速起网,让鱼儿在不知不觉中上当。这就像现在人们购物一样,市场处处有陷阱,买东西就上当,而且是自觉自愿,不知不明就里中自投罗网,我们被生活的赶篙引导进了经济罗网中。小鱼们也是,它们虽然不是自觉自愿,但是,也是在不知不觉时被我们用赶篙引导进入设置的罗网之中。

    说起赶鱼吃力,没有干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一根五六米长的赶篙,要在水里上下不停地连续抖动(不能停,一停鱼儿四处散游走了),更要用力的是还要在水下往前移动,游过泳的人都知道,在水里运动的阻力是很大的,而且持赶篙者是在河岸临水边的斜坡上行走,稍不注意就会滑倒滚入水中,这是三九寒天呀!我有一次就跌倒进水里,棉裤、棉袄、棉鞋吸上水很沉重,活像一个落水鬼。人呢,冻得发抖,牙齿上下打架,只得赶紧往家里跑,等我连滚带爬地跑到家时,已上气不接下气,脸冻得青紫。

    收网也是要很大的暴发力的,几米长半米宽的鱼网,里边装着鱼,要在一瞬间从水里提起来,必须把吃奶的力气都拿出来。这样不断地赶不停地提,一天下来,也使你精疲力竭。

    最让我终生不忘的是,有一次我们在一条叫长坑的河里赶鱼,底下长着水草,即不好下网,又不好动赶篙,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赶到网前,父亲提网,我的妈呀,网里一下就有四五斤白花花一片的喜头鱼,这些鱼“欢天喜地”在网里跳,它们都像是用尺子挑选过一样,条条鱼都是一样大,四寸来长。本来我觉得这地方太费力,想换地方去赶鱼,这下来劲了,不走了。接下来第二网,第三网,不到十网,篮子已经装满了,清一色的喜头鱼,再不能赶了,再赶鱼多了没有地方装。我们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满载而归。我赶了几年的鱼,就这一次特别,鱼儿品种特别单一,大小特别整齐,个子特别大,每网鱼特别多,可以卖出特别的价。

1981年3月初稿,2013年11月18日修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7288-789921.html

上一篇:【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27)
下一篇:【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30)
收藏 IP: 27.18.29.*| 热度|

16 廖晓琳 李健 李学宽 武夷山 郭向云 武永军 梁季阳 李健慧 罗帆 王伟华 李长宝 马德义 hangzhou abang zhouguanghui tun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