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owlight 编辑,用文字说话;学术,用论文说话

博文

编辑角色随想 精选

已有 4135 次阅读 2007-9-16 21:44 |个人分类:编而辑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编辑经常被称作边缘人、幕后人、抬轿子的人、为他人做嫁衣赏的人,好像编辑注定就要默默无闻、淡泊名利。如果囿于上面的认识,而且由于与其他职业从业人员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差异,编辑们很容易看轻编辑工作,没有工作激情,不锐意进取,处在混日子的状态。

处理稿件时,的确需要编辑沉下心、静下气来认真修改稿件的字词标点、精心策划文章的编排,最终使文章工整、漂亮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这时读者看到的是作者的文章,而不是编辑的字斟句酌。此时编辑的确做的是幕后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能够坐冷板凳,这也是编辑工作的特点之一。其实,社会上各行各业有多少人不是在默默无闻的工作,我们的军队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可是我们知道几名士兵的名字?当我们乘坐地铁穿行在城市间的时候,我们谁知道维护地铁工作人员的名字?当我们使用各种软件的时候,又有谁能记住软件工程师的名字?浮躁、喧嚣的社会,很多人通过各种途径一夜成名,被贴上成功者的标签并有无数的追随者,但是大浪淘沙,沉下来的才是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在科研工作中,科技期刊编辑处在一种服务的地位。也有人因为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科研工作的尾巴,从而不屑一顾。其实任何职业都有其服务对象,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军人是为国家服务的,工程师是为人们的各种需求服务的。编辑面对的是科学,服务的是全人类,我们应该更加自豪,没有必要感觉自卑、低人一等。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同样没有夕阳的期刊,只有夕阳编辑,如果我们把期刊做成国际一流名刊,如Nature, Science相信也必然赢得社会的尊重。

作为编辑的确需要我们为作者抬轿子、做嫁衣赏,可是作为编辑个人是独立的,我们可以有自己的风格、追求。没有人规定编辑只是改别人的文章,而不能写文章,而且写文章应该是编辑的一项重要的、深层次的工作。当我们拥有自己的读者时,我们也可以在台前、做主角。编辑不能局限于已有的工作模式,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模式。例如,随着网络的兴起,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博客更加全面地展现编辑工作,让读者、作者走进编辑的工作,提出各自的看法,交流工作心得。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的科技期刊经济收入不高,这也是妨碍编辑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科技期刊一般隶属于科研院所、大学,属于事业单位,工资水平有时的确不能跟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编辑也是普通人,有着一般人的经济压力,如住房、子女教育等,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但是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编辑工作,编辑也是一种普通的社会职位,待遇的高低总体上并不以个人意志而改变。现在吃大锅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已经基本实现,如果编辑部全体人员群策群力提高期刊质量的同时,提升发行、广告工作,编辑部的经济状况一定会更好。在提高期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给大家一定的经济保障。

总之,编辑工作不像是体育运动,让人一球成名,但是长期的编辑工作一样可以赢得人们的尊重。公交车售票员并不是人人瞩目的,但是李素丽凭借她的微笑和认真赢得了全社会的认可和尊敬。编辑也是普通人,难免有对名利的向往,只要端正态度、正确对待得与失,就能发现编辑工作的兴趣所在;编辑工作是一个大舞台,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76-7407.html

上一篇:Alexa排名与科技期刊的排名
下一篇:学术期刊出版改革势在必行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