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听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答辩,有一句话被听到了N次——“XX已经成为当前本领域研究的热点”。这话若是在数九寒天的时节听到,或许还有点儿暖烘烘的感觉,然而在如今这种闷热的天气里听到,则不免会觉得有些“上火”,心中产生了一丝莫名其妙的反感,有个问题差点脱口而出——如果不是“热点”,你还做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是有的;在有些人的心中可能还没有;还有一些人,或许压根还没有考虑过这个没啥物理意义的问题——老板叫咱做就做呗,问那么废话多干啥?!
事实上,为啥许多学生会在其论文中不厌其烦也不怕被“查重”(这种句式,容易超过6个字的说!)地写下这样一段话,我还真的和学生交流过。依我最初的看法,曾怀疑学生中很多人或许没法准确、清晰地说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自己的论文课题,而只好比较笼统地用自己做的东西是个“热点”来作为一个搪塞的理由。不过,我还听到了另一种来自学生口中的观点——如果不说是“热点”而说具体的原因,就怕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听不懂”(学生们能如此为老师们考虑,感动得俺都快内牛马面了)。
为啥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满头大汗地去做“热点”?俺们师生双方表达出来这两个方面的理由都是现实存在的,而且不少人心里可能很清楚。
一方面,在大家真的不知道神马问题是最迫切地需要解决,或者说不知道该做点儿啥的时候,去像响尾蛇导弹一样地跟踪“热点”,无疑是个最简单的选择。几乎全体科学家总动员跑去跟踪“热点”的结果,必然是“热点”显得更热,“热点”研究的先导者们在论文的引用次数方面赚得钵满盆盈哗哗滴。不过这种对“热点”穷追猛打的后果有时也很可悲,那就是完全有可能会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可能把“热点”变冷,尤其是那些缺乏实质内涵和深远意义、被炒起来的“热点”,冷下来应该是迟早的事儿。
另一方面,你不去做“热点”,你坚持做“冷门儿”,则面对的可能是冷冰冰的冷面孔和冷处理,更惯于欣赏和支持热点的评议者和经费的管理者们,有可能会鉴于你所做的东西既不够“热门”也不在“热点”上而毙掉你的申请,直接打入“冷宫”,让你流出的眼泪直接冻成冰溜子,自己再去找热点溶化它。在缺乏远见和前瞻性以及必要的宽容的情况下,强调自己所做的“是热点”无疑能作为一面巨大的挡箭牌和强劲依托,“热门儿”也变成了最好通道,却无人去想自己是否会被“热点”与“热门”的灼热给烫伤,此等一浪高过一浪的“燥热”又会给科学和社会带来怎样不利的影响。
那些已经被别人率先提出、被众人追捧而成为“热点”的东西,最受推崇的原创阶段肯定早已过去;相反,那些远非“热点”的“冷门儿”,则反而可能蕴藏着巨大的“原创”机遇。因此,如果我们真的渴望创新,特别是那些传说中的“原始创新”,就不要在意自己所做的东西是不是热点,而应该搞清楚自己为嘛要做这个东西,它又有哪些真正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真的搞清楚了这些,并因势利导地弄出一张清晰的前进路线图,就不难走出“冷门儿”、自己挑头儿带领众多跟随者冲上新的热点,捎带手把“冷门儿”变成“热门儿”。
本文已发表在《中国科学报》上。——2012-09-2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