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了就喝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port 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功能基因组学及免疫信息学

博文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赏月记

已有 4629 次阅读 2011-9-14 02:32 |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中秋赏月

    很久未光顾科学网,也不知道网友在中秋之夜是否都有幸欣赏到皎洁的圆月。
    我往年似乎对赏月这一雅事并未留下令人回味的印象,原因大概是,有些年份的中秋之夜似乎酝酿出了赏月的雅兴,但老天就是不作美,天空中甭说圆月了,就是月牙的影子也见不到;后来到了中秋即将来临之际,我也就降低了要求,只想中秋之夜看看月亮算了(降低了一个档次!),可有时候看到的竟然是阴霾的云、黑黢黢的天。因此,对于中秋之夜我也就没有什么打算或兴致想怎样过了。
    可是,今年的中秋之夜却给了博主一点值得记念的印象。
    这个中秋时节,申城白天也有点阴气,特别是临近傍晚的时候,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今夜月明!我认为今夜恐怕又看不到月亮的,但还是想去园区的滨江公园散散步。于是早早地吃了上海式的(烤鸭、毛豆和芋艿)中秋晚饭(蒸芋艿蘸白糖,水煮带壳毛豆,吃起来还是挺香和原汁原味的),由我家领导(兼司机)载着我,当然还带着小狗(卡西莫多)到了浦江边的公园。和此前两天一样,“卡西莫多”这回也是欢天喜地地在公园大片的草地上奔跑打滚!公园各种树木葱郁、凉爽寂静,不时传来几声蝉鸣,给人以“蝉噪林愈静”之感。正值“卡西莫多”玩的不亦乐乎之际,一阵阵细雨伴着凉风落了下来,“卡西莫多”于是抖掉身上的雨水和主人一道躲于一把大雨伞下。这下我们真的以为今夜看月将泡汤了。可是一会儿功夫,雨住了!于是我们继续沿江边散步,天黑下来时我们选在一处临江的藤荫架下席地而坐,只见江中不时有机动船过往。我家领导说想乘上这些船沿着浦江向上看看两岸。我立即说:这我就不奉陪了。因为我对乘船一点点兴趣都没有。原因很简单,我是船民的后代,我小的时候,那时洞庭湖中的船大部分是木帆船,吨位也小,遇到风浪大的天气,行船是非常恐怖的,我上小学前就经历过这种恐怖事情,对乘船自然就无兴趣,更不用说将乘船看成是桩有趣的事。我对领导说对于船我是有审美疲劳的!然后,讲了一个从朱光潜先生文章中看来的故事(当然个别地方稍加创新)。说有个老农在临海边的一处地方安家耕作过日子,他房子对着湛蓝的大海,早上可以看日出,白天可以看海鸥翱翔、潮起潮落,周边的景致不亚于人间仙境!有一回老农接待远方的来客,见面就对客人说:“实在是对不起哟,远来的贵客,我这里真没有什么好看的东西,要不我请你看看我家后院的菜地吧,种的蔬菜长得可好呐!” 领导听后乐笑,知道我是个老农,对于船毫无审美情趣。
    搁下美学问题不论,还回到在夜色中我们临江而望的境况:江对面属于奉贤,与外滩对面的浦东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灯光夜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奉贤那边黑夜无光。这使我想起在网上看到的卫星拍的朝鲜夜色和韩国夜景的对比!说来也怪,不一会儿,领导突然惊喜道:看!月亮要出来了!我即刻朝领导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蛋黄色的圆月隐现在云层中。嘿!今夜还真见到月亮了。当我还在惊奇的时候,又见淡红色的圆月冲破云层悬在天边,在黑黢黢的夜空衬托下,渐渐地变得愈来愈皎洁了(貌似朝鲜可能是赏月的佳地!)。这时,我对领导说:“是不是我们将月亮感动出来的呀,因为我们遇到下雨的天也还没有完全放弃要看月亮的念头!”领导说大概是吧。然后,拿起手机连续拍了几张圆月照。我说这得拿那个长炮筒相机拍。嘿,我就这个喜欢找茬的德行(追求完美乎?),明知道我们手头没这相机,还要过嘴瘾。实际是,我拿出了自己比领导的手机低几个档次的手机,也对着这一轮圆月“咔嚓”了一下,真是对不起嫦娥耶!离开公园时领导说今天这几块钱的汽油钱值!
    打道回府后,和白天一样又陆续收到一些中秋节日快乐的祝福短信。我估计内容大部分是可以群发的,可能是来源于一些短信写手,句子的文字有的还是比较漂亮的,就是针对性不太强,但表达祝福的意思还是很好的。不过我比较喜欢有针对性的交流,也喜欢看直接表达祝福的短语!因此我回复朋友的祝福时也喜欢用直白的短语。这个中秋我就收到了一个诗人朋友的短信:中秋快乐!我也回了一个:祝中秋快乐!不过有的短信还是挺逗的,前年中秋我就收到过一个朋友的短信说:小时候过中秋只想吃月饼,不怎么在乎嫦娥;如今过中秋只想嫦娥,不想吃月饼!我认为这短信含的信息量还是挺大的,起码反映了我们小时候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吃是最重要的;而现在是怕吃多和怕吃出病来,是个物质丰富但也存在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时代。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小时候对爱情故事还是不怎么感兴趣的,成年了对凄美的爱情神话故事有鉴赏力了(或者还带点打嫦娥的主意的味道?),可以欣赏“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类蕴含生活总是充满矛盾、长生不老的神仙也存在必须忍受寂寞等哲学意味的诗了!
    午夜时分,我关掉了手机,默想着远在D国的儿子今夜是否也见到了美丽的圆月,与我们共度了一个快乐的中秋呢?说来有趣,翌日打开手机,收到了我们初24班老班长的短信曰:“夜深人静,月圆家合。深深的祝福里有一个美丽的遗憾:若在洞庭湖边的凉亭中赏月,月一定更圆,茶一定更香!中秋快乐!”我于是回了她一则信息“读到这'月是故乡明'的恬静诠释,我不认为这是离不开咖啡的人的笔调,更像个冬日倚靠壁炉捧着书本静思的精神贵族。哈哈......”,我想把这两条短信转给儿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4967-486114.html

上一篇:夜读偶感(15)学术需要爱、幸福需要爱、恨的是帝国主义
下一篇:“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收藏 IP: 222.67.213.*| 热度|

4 徐耀 刘波 王江艳 陈湘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