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科学与佛教之根本区别——复网友

已有 5536 次阅读 2011-9-5 22:08 |个人分类:宗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 佛教

拙文:《不要指望有一天会发现别人的“真情”  

 

[1]jiulianjushi  2011-9-5 11:56 

 

自身是正报,环境包括他人是依报,佛法云:“依报随着正报转”,或曰:“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别人的真相,也就是自己的真相,即实相——缘起性空,自他是一不是二,自他实相无二无别,心佛众生本是一体。自我调适就是转心,转心就能转境,“若能转境,即同如来”。
 
佛教之理与科学之理有交融之处,然其世界观有根本区别:
 
科学的前提是承认心外有一个实在世界,心的作用在于探究这个实在世界的固有秩序;
 
佛教则不承认心外有一个实在世界,认为现象世界是心所生之法相,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禅宗之类的中国化的“空宗”系统的佛教更不承认自心的实在性。

故科学内部的不同门类是探究实在世界中不同领域的自然秩序的差异;佛教内部的不同宗派则是对心作为世界之本体的理解的差异:肯定自心具有实在性,是之谓“有宗”;否定自心具有实在性,是之谓“空宗”。隋唐以后的中国佛教主要是“空宗”系统,而惠能所创之南禅宗则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的“空宗”派别。
 
科学意义上的自我调适,在认知领域是通过心理的和逻辑的自我调整来获得正确反映和陈述外界事物的知识,在实践领域是通过行为的自我调整来达到与外界事物的相互关系的平衡与和谐,这里存在着“转心”(心理的和逻辑的自我改变,如浮躁或激动之情的自我抑制、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词概念的调整和所下判断的自我改变),也存在着的“转境”(行为的自我改变及由此所引起的外界事物的相应改变),但不存在“转心就能转境”的关系,只存在“转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境”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不是单向的由“转心”到“转境”的关系,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转心”与“转境”双向互动即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无限过程。
 
佛教之所以相信“转心就能转境”,是因其认为自心是世界的本体,故自心的变化就能造成现象世界发生相应的变化,后一种变化被“迷”而不“悟”的“众生”理解为真实的现象,但对于“开悟而入佛知见”者来说,前一种变化才是真实的,后一种变化不过是由自心(“识”)所变现出来的幻象(“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483271.html

上一篇:论“真情”与“假情”——敬答曹广福兄
下一篇:没有受骗者,哪会有骗子?——回应曹广福兄的商榷性博文
收藏 IP: 114.216.177.*| 热度|

4 陈儒军 杨华磊 何宏 全嬿嬿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