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陈安研究员关于学术会议的博文,觉得他说得还是比较有道理的。学术会议本来是各方仁人志士携弟子相会,学术交流,共商发展策略等。显然过于看中是否被检索不太必要。但论文集、摘要集其实在国际上有规定,不管是否有刊号,都是有知识产权的。即只要进入文集,就是正式的公布方式之一。因此,不管其是否被哪个数据库检索,都不是重要的。当然,会议文集还有可以继续作为论文全文发表的权利,这也是学术会议的特点。在刊物上发表的全文还有权进行调整和修改。
当然,对于现在的一些规定,研究生要有什么样的文章,要参加几次国际会议等的要求,也就难怪一些年轻学者想会议文集被检索。
现在国内的一些会议,是有忙者做了报告就跑,闲者,参加了开幕式就旅游,闭幕式回来的现象。显然不对或相当不对。首先,将会议的氛围搞差了。第二,交流、商谈、探讨的成员少了,信息量就少了。第三,给研究生的影响显然也不理想。学术还是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大牌的学者更应该多些在现场倾听其他学者或研究生的报告,一方面,也能吸收到不少来自不同地方和各自有不同特点的研究方向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对这个学科的关注和给予更多的支持,也鼓励年轻的学者和研究生们,让他们更热心地参加到该学科的研究队伍中和努力工作。在国家级的一些学会上,许多著名专家,在这一点上还是做得较好的。但也确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己做了报告就跑的。这本身可能是太忙了,也是比较忽略了上面的几点的。但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学术态度上也有一点问题。今后能改一些更好。做些榜样嘛。
国外的学术会议,或在国内开的有许多外国学者参加的会议,这些方面好许多的。那些著名科学家、学者都很细心的倾听年轻学者的报告,提问、鼓励等等。这样多好!使得会议达到很多的促进性的作用。
仅一些想法,供各位参考。
黄玉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