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y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yy 理学博士,教授,从事生态学、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

博文

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大致看法

已有 13091 次阅读 2008-12-17 11:34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们国家目前是存在不少比较不和谐的、甚至是混乱的社会现象,这些在各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均常看到,让许多人气愤。这些现象及其较多出现的原因比较多,但有一些是主要的,这里仅简要提及一些:1. 管理方法还存在欠缺,同时下的力气还不够;2. 权钱交易,行贿、受贿谋取好处现象比较普遍,但治理困难,或不太下得了狠心治理;3. 思想上比较混乱。原因是与过度倡导自由有关,媒体宣传严重地两面性,一版唱红脸,另一版就唱蓝脸或白脸了,叫公众思想和观点混乱,好坏不分;因而就为自己,不管社会和集体的利益。许多人私心很重,常常要把谋利建立在损害了他人和社会利益之上。4. 公共道德比较普遍地下降。由于媒体的混乱宣传(原因是媒体已经是企业,自负盈亏了,多些满足个人私欲的“看点”就多赚钱),造成大多数人基本建立了这样的思想理念或价值观:只要捞到利益,可以用卑鄙手段,哪怕犯法和犯罪只要可能不被抓到都可以试图去做。
 
        因而才出现许多奇怪的、被世人认为无耻、极不道德和逆社会的事件出现。如学生打老师、凌辱老师,据了解还有许多让世界民众都能震怒的事件,更不用说公开羞辱老师的诸多现象了。过去,即便在封建王朝,从广大民众到皇帝,都是真正的做到尊师重教的,这是基本的社会礼仪和纲常,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有秩序。因而皇帝将其老师尊称为太师,而赋予很大的权利,一品大员一样,甚至更高的待遇。这就是皇帝在给民众做榜样,大家必须尊师。而当今社会,那些极为丑陋的现象如此多,而政府常常没能给予高度重视;有的地方政府甚至默然不理,不愿予过问地让媒体和法院去自行解决,其实这样做是不明智的!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媒体可能会任意发挥。政府完全可以在管理、政策、教育、行为规范、行政处罚、甚至法规的制定和修改等方面,多发挥其强大的作用。如果长期那样下去,社会就容易更加混乱和存在动荡隐患等。我们过去的那场运动,记得吧,批林还批谁呢?那时的余毒现在依然蔓延,不愿说孔圣人所讲的话,三字经要讲“新三字经”,传统的礼仪不愿说,其实那里的内容许多是全人类都要共同遵守的基本社会准则;“师道尊严”的说法几乎被许多人看成了贬义词。而换个说法叫“尊师重教”。也好,但是做了吗?当成一个了摆设。
 
        每当一件事情被披露之后,就有各种要把坏事说为好事的人站出来,他们极力地要混淆视听,就连新闻媒体也同样常常如此;然后,就让大家把它淡化、忘记掉,正义的声音总是要被漫漫掩盖或淹没掉。然后混乱心态和丑陋现象依旧那样多,有良心者无耐!致使大众中大多数对待类似事件便麻木不仁,因而坏事几乎是层出不穷。
       比如,一方面要鼓励青少年爱祖国、爱社会、爱集体,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另一方面则大肆宣传哪些资本家的如何风光,如何发财,甚至奸商还要认为是应该这样的;老师稍有严厉,媒体就抓住看点,大幅宣传,讥讽老师,如何又侵犯了人权等等。老师在社会上变成了弱者,还要说学生是弱者,因为家长和其家族联合的进攻,加上媒体的鼓动,老师弱得要昏倒。一方面,要唱鼓舞人心、爱祖国和爱人类的歌曲,而另一方面,要以讲多样化为由,让全曲歌唱自我、宣泄个人情绪、寻找个人私欲、私利的歌曲大肆传唱,成为青少年的主要欣赏和接受教育的内容;加上,再给某个时期的青年冠上个“90后”的称谓,说他们多么会玩,多么有“新潮”,他们就在家庭的宠爱下,不顾社会礼仪和道德,以自我为中心,经不得任何的批评、劝说的不合意的话。以致于学生自我、自私现象严重,教育十分的困难。这在中小学和大学都如此,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好的,但比列确实比以前下降了许多。对社会的进步和稳定构成很大负面影响;一方面说青少年容易被游戏机干扰,受了多少的苦,影响学习和成长,另一方面则大力宣传开发游戏机软件的经济收益等等。
 
 
         所以政府必须针对这些找到强有力的对策,治理国家就是要有力度,社会就是不能混乱,含心理上的,其实这个更重要。国家和社会要有秩序,因为这个秩序与安定符合人的自然属性的需求,真、善、美是符合大家都能平和、良好地发展的需要的,抵制了少数人用卑鄙或不正当的手段占用了大多人的利益。所以为何要民主,要共和,因为那是对全人类都有利的。我们的前辈就是为了建立这样的科学、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而艰苦奋斗的,我们就要用这样的理念去建设这个社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632-51555.html

上一篇:学术会议问题的一些感想
下一篇:对于科学网运作的看法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2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